人生因奉献而精彩: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模、金钼集团职工王伟中纪事

2021年02月18日 9:38 371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他,认准了艰苦的焙烧岗位,一干就是25年。

他,立足本职精进技艺,成为响当当的行家里手。

他,潜心钻研,致力于工艺革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操作法,为企业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2020年12月,他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黄金协会授予“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就是金堆城钼业集团钼炉料产品部职工王伟中。

实干:焙烧炉前的行家里手

    1994年,年仅21岁的王伟中脱下戎装换上工装,成为金钼集团焙烧岗位上的一员。作为一名操作工人,练就一身过硬的“看家本领”是他唯一的心愿。凭着雷厉风行、实干苦干的工作作风,很快,他就脱颖而出,当上了钼炉料产品部三分厂13#、14#回转窑炉长。

有一次,这两台回转窑的炉筒像商量好了似的,在一天之内发生断裂,相继“罢工”。为尽快恢复生产,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王伟中带领班组人员在近60℃的高温下揭开炉盖进行抢修,连续工作36个小时硬是没合眼,提前两天完成了检修计划。当炉膛的火再次被熊熊点燃时,他却因过度劳累引发脱水,晕倒在炉台边。

要成为焙烧岗位的技术能手,必须勤学苦练。一有空,王伟中就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他珍惜每一次设备维修的机会,把设备发生故障、维修恢复生产的过程,当成生动而又难得的学习课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而且,他给自己立下“规矩”,每次维修时,都要认真完成“三问三答”,即:为什么会发生故障,应该吸取什么经验,以后应该怎么操作。就这样,在日积月累的总结思考和实践中,王伟中对100多个工艺参数了如指掌,控制炉况、用眼把控炉内温度和料脊的本领数一数二,他也从炉前操作工,一步步干到中控班长、工段长、分厂副厂长。

用心:工艺难题迎刃而解

    在钼炉料产品部,多膛炉运行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工友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王伟中。

焙烧一分厂承担着金钼集团80%的氧化钼焙烧任务。有一次,一分厂1#多膛炉的耙臂断了,需要“热换耙臂”。所谓“热换”,就是要在运转着的炉子中,取出断掉的耙臂,不亚于“火中取栗”。而且,一根耙臂净重达300多公斤,炉内最高温度达600℃,更换它不光是个体力活,还是个技术活,差一厘米都不行。大伙忙乎了10个多小时,耙臂硬是“赖”在里面不出来。当时王伟中正在休假,得知这一情况,他火速赶到现场,通过对炉膛内情况的分析,他判断问题原因是耙臂头的端口掉到卡槽里了。于是,他二话不说,用根钢钎自制工具,仅用了一个多小时,断在炉子里的耙臂就乖乖地“钻”出来了。

工友们口口相传的“王伟中配料漏斗”,解决了高硫产品重新回炉焙烧造成的金属回收率损失和燃气浪费。他带头创新,优化生产工艺,将二段破碎筛分系统改为两层一段破碎筛分,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累计创造效益100多万元。2#多膛炉原料堵塞现象频发,他先将除铁器由原来的“小个头”圆锥形,改为“大块头”的正方形,又将其“驻守”的位置从破碎出口移至冷却机出口,一举解决了工友们头疼的问题,受到大伙称赞。

钻研:低温焙烧获得命名

    从生产现场各环节入手,进行工艺优化和设备改造的同时,王伟中将钻研的目光投向了更高的目标——创新操作法。

钼炉料产品部引进并建成投产的氧化钼多膛焙烧炉,因同时点燃各层所有燃烧器,导致炉内温度过高,物料升华现象严重,结料较多,产品质量下降,天然气损耗大。王伟中留心观察,钻研技术,发现焙烧炉料烧结结块的根本原因在于温度偏高,他创新性地采取了关闭部分炉层的燃烧器,调整进气孔的开度大小,从而控制物料反应速度,使高温炉层比原来降低40℃, 同时,利用物料自燃放热,为焙烧提供热量,有效遏制了焙烧过程中物料的烧结和升华,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金属回收率,累计多回收金属3吨,价值约30万元,而且天然气消耗显着降低,节约了成本。通过低温焙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天然气单耗由100多立方米降到50多立方米,不但比国内同类行业低,而且比国际同类行业还低1.6立方米,仅此一项,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1470万元。“王伟中低温焙烧法”也因此在金钼集团首届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得命名奖励。

在火热的生产一线,王伟中用执着与坚守、奉献与付出在焙烧炉前书写了不平凡的一页。先后荣获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先进工作者”、金钼集团“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如今,他的心愿是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学知识、练技能,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