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鑫委员: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2021年03月06日 13:10 602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2021有色记者跑两会   作者:

3 

生态文明建设是每年全国两会热议话题之一,作为唯一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央企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今年的两会提案将聚焦哪些方面?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又将带来哪些意见建议?

宋鑫对记者表示,作为政协委员要积极履行职责,建言资政,今年为两会准备的提案,重点是围绕强化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建立清洁供暖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等方面。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愈发重要。

“尽管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新增产量大、历史堆存量大、分布不均衡、成分复杂等原因,目前仍存在利用量小、附加值低、利用成本高、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市场活跃度较低、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严重、整体产业科技支撑严重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备、政策机制不完善、配套政策不协调等问题。”宋鑫分析说。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大宗工业固废的治理以及资源化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宋鑫认为,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财富,是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因此,强化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亟待跟上。

对此,宋鑫建议,一是建立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信息平台。进一步摸清工业固废产生和利用的情况,对全国工业固废产生量突出的行业和地区,深入开展相关情况及数据的信息搜集和第三方评价工作,包括工业固废的产生、处置、利用和产业链相关单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信息平台,形成全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管理数据库,通过信息化、物联网等手段为加强工业固废管理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持;鼓励企业、协会、中介组织提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从产生收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项目融资到管理运营的一站式服务,大力推广低成本应用技术。

二是建立新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在现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地方政府头疼的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处理突出问题,在钢铁工业固废、有色冶炼渣、化工废渣、电解锰渣和废耐火材料等集中的重点区域,瞄准大规模利用的“卡脖子”环节,着力发挥地方政府和产废企业的积极性,通过新型示范基地建设,整合政策工具、完善市场环境,强化对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的支持,破解综合利用产品销路的政策障碍,将示范基地建设的内涵提升、外延扩大,打造升级版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三是组织重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围绕当前突出的大宗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高水平整合全国资源,进行合力攻关,争取早日突破。建议创建专项研究基金,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组织重大技术项目的科技研发和攻关,不断降低技术成本,拓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方向;建立专门队伍负责管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对综合利用关键和共性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和信息公布。

毋庸置疑,“碳达峰”“碳中和”是时下热词。作为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该从哪些方面发力?作为扎根节能环保领域的央企负责人,宋鑫的提案围绕务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开展研究攻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要实现这一愿景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并且,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宋鑫对记者说。当前,广为人知的碳达峰实践多来自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受中外发展阶段差异以及国内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现有的区域性碳达峰样板和经验难以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很多地方对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途径还不太了解,亟需更有指导意义的样板。

因此,宋鑫建议,一是创建零碳示范,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碳达峰科学解决方案;三是建立负碳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四是优化碳交易机制,激发碳交易市场活力;五是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生产生活低碳转型。

作为一名扎根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政协委员,近年来,宋鑫始终在广泛调研节能环保领域发展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认真履行职责,强化使命担当,提案多数皆围绕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聚焦节能环保行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中国节能通过顶层设计与系统部署,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形成“38+2”重点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清单,持续推进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33个;新建生产线9条,逐步解决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城市矿产、高效光伏电池等领域的技术难题。在安徽省铜陵市,中国节能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为工业园区提供“污染治理+资源再生利用”的综合解决方案,并以央地合资、共建共育的形式盘活存量资产,降低政府财政压力,促进绿色发展。

宋鑫表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坚持不懈攻坚克难,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目前,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作为来自节能环保领域的央企负责人,更是重任在肩,我们必须长期努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尽绵薄之力。”他说。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