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工作者礼赞
致敬新时代 展示新风采
2021年05月19日 14:36 857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科技创新
张之翔 2002年,受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重托组建西安凯立,肩负起西北院催化事业的重大责任。作为凯立公司技术负责人和创始人,至今活跃在科研一线,带领团队围绕贵金属催化剂与催化技术,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20余项,多次完成国内大型企业委托横向项目的研发、推广和产业运行工作。
倪恒发 河南豫光锌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倪恒发同志长期专注于新工艺研发、新产品开发及环保治理等工作,任总工程师期间,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申报河南省省院科技合作项目3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项,及其他各级科技进步奖共22项,发表论文12篇,申请国家专利39项,最终专利获权23项。
刘福春 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国家注册采矿工程师。现任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管理部部长。工作34年以来,长期从事矿山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和科研管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设计研究经验。
张颢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现任钻掘工具产品专业总师,研发中心副主任。承担或参与了硬质合金(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973项目《硬质合金材料结构优化和制备基础研究》、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项目《深部钻探与大型装备用新型硬质合金》、湖南省重大专项《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个项目。
刘耀辉 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矿产地质(研究所)事业部副总经理(副所长)、赞比亚地勘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长期在广西、西藏、赞比亚、刚果(金)等地从事金矿、钨钼矿、铜钴矿、铅锌矿、铁矿等矿种的找矿勘查及矿床研究工作,擅长于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及利用地物化等信息设计省时高效的勘查总体方案。
李军 现任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任研发中心主任,负责开发、研究、质量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从事炭素技术研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炭素材料工艺研究及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和生产管理经验,精通掌握铝用炭素技术。主持多项技术研发、工程建设及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曾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奖项及科技成果。
温建康 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工,“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十二五”863资源环境领域主题项目首席专家,有研集团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有研资环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有色学会稀冶学委会秘书长。从事生物冶金、绿色选冶及固废资源化等技术研发工作28年,承担973、863、科技支撑、重点专项等国家和省部及企业课题近100项。
董准勤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工工程师,企业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东北大学冶金工程硕士,长期从事有色及黄金技术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在有色金属冶炼及三废治理领域拥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作为主要人员先后完成了恒邦冶炼复杂金精矿综合回收技术改造项目、提金尾渣综合利用项目、富氧底吹炼铜系统骤冷干法布袋收砷项目、联合研发高浓度酸性废水深度治理技术项目等。
白光辉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无人驾驶核心技术首席专家、中国恩菲智能矿山团队带头人、博士后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白光辉同志技术过硬、锐意创新,在矿山自动化理论、技术、装备方面的研发中多次取得技术突破。在矿山提升机电控系统、充填DCS控制技术、索道控制技术等领域都取得突破性成绩。
张海鑫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冶金化工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铜镍火法冶金技术的研发设计及工业化推广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先后参与了多个全球最先进的铜镍火法冶金工艺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助力中国的铜镍火法冶金技术实现了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再输出的重大转变,为中国有色冶金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代雄 现任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总工程师,复杂铜铅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第二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沙市科技领军人才。参加工作以来主持了100多项选矿科研项目,特别是在复杂铜铅锌矿、高碳镍钼矿、氧化铜矿浮选有深入研究,铜铅锌浮选分离指标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水平。
梁学民 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是我国现代大型铝电解槽技术创始人之一。主持实施多项国家重大产业与装备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国家授权专利113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着1部。
杨小聪 矿冶科技集团矿山工程研究设计所所长,金属矿绿色开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金属矿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研究和工程转化,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研发成功的厚大金属矿体组合式多中段连续开采技术,解决了充填体下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的系列技术难题和理论问题,实现了厚大金属矿体无矿柱竖向连续开采。
李玉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从事绿色制造与再制造钨基材料的研发及技术管理。先后承担和参与了30余项科技部、省、市科研项目,申请了十多项专利,发表了近二十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面向高端(航空、燃机等)应用技术自主研发了高品质高附加值钨产品及成套关键技术,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钨基硬面材料生产基地。
胡西顺 现任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工作,先后参加完成科研、勘查项目50余项。在《地质与勘探》等刊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了“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试验效果”“同生还是后生?——热液矿床成因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等学术论文40余篇。
李宗安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稀土学会火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主持参与了2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研究,解决了氧化物熔盐电解、稀土金属提纯领域多个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稀土金属及合金品质的不断升级。创新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3项,发表论文36篇,合作出版专着4部,培养研究生11名。
胡强 2001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国家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长期从事电子封装互连材料、高性能金属粉体制备及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加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北京市科技项目等科研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4项,授权28项,指导硕士生15名,博士/博士后7名。
吴翔 2001年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专业毕业,同年加入自贡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硬公司)工作至今,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工艺师、主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分厂技术副厂长、厂长等职,现担任事业部总经理。该同志20年来一直从事耐磨类硬质合金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生产线技术改造等工程技术相关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郭玉乾 2006、2009年先后于新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现就职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从事构造岩相学填图与找矿预测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及矿山地质综合研究与找矿预测工作。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2项,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大调查项目1项。独立主持“云南省锡业集团科技计划”和“云南省铜业集团科技计划”专项4项,完成企业委托找矿预测、基础地质综合研究项目8项。
王磊 现就职于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要从事金属矿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研究,在矿产勘查和资源环境结合方面成就显着。自参加工作以来,参加及负责科技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勘基金、海外风险勘查及地方项目10余项,先后在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以及智利科皮亚波和墨西哥哈里斯克州等地区完成多个项目,为矿产资源预测提供了新理论和新技术方法支持。
班允刚 2008年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后就职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艺二室和研发中心,先后担任工艺二室经理助理,研发中心副经理和工艺二室经理等职务。参加工作十余年来,主要从事铝电解理论、铝电解节能技术以及大型铝电解槽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参与过多项国家级课题,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蔡明喜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珠海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自2001年工作以来,先后5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获省部级设计一~三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省部级优秀质量一~三等奖19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2018年获得建院60周年“科技贡献奖”荣誉。
徐高磊 主要从事有色金属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参与解决了连续挤压铜带、铜型材等产业化中的技术瓶颈;参与研发的连续挤压铜带制造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与开发了高性能无氧铜带、换向器用银铜带、磁极线圈用铜型材等产品。国家标准审核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铜加工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裸电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六项,被评为浙江省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
尹超 现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三级技术专家。自200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硬质合金基础理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完成企业自主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5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正承担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J60007》的研究。主持的《抑制剂对纳米硬质合金烧结的影响及合金牌号优化》基础研究项目对超细硬质合金的成分设计、结构和性能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
江爱胜 2006年7月大学毕业进入中国五矿集团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现为二级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项目组长兼战略产品线总经理。从事基层研发工作14年来,共申请专利140项(并通过PCT途径申请国际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120项,获得专利授权92项(含美国、欧洲专利授权3项)。专利产品累积实现销售额5亿多元。
周国景 1997年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长期从事电解铝用炭素工厂的设备管理、技术研发、项目建设等工作。2018年参与组织建设索通山东创新188万吨一期大型炭素生产项目,在建设中采用了多项节能环保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煅后焦实收率提高2%,焙烧工序能耗比传统炉型降低20%,余热发电系统在满足自身用电情况下每年尚有富余蒸汽外供,生产技术装备及能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炭素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项和乐 现为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专家、浙江省科技专家库专家、温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温州市土地整治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测绘与国土资源有关科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测绘(地勘)、土地、科普宣传等。获国家金奖1项,省金奖3项、银奖1项、优秀奖3项。发表论文32篇,专利6项,软着2项、科研2项,评审行业标准23项。论文3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2篇,独着和第一作者28篇,国家级会议4篇,省级优秀论文优秀集3篇,市级会议13篇;负责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重点工程30多项。
刘斌 出生于1975年10月9日,1999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位,2002年获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管公司技术研发、质量和生产。致力于半导体硅材料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发表文章17篇,授权专利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参与3项国家02专项项目。
杨福全 男,白族,35岁,高级工程师,工作于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现任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矿产勘查院院长。长期从事资源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钻探生产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过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四川、重庆、玻利维亚等地区20余个工作区的资源勘查、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累计完成钻探工程量45万余米。
李星 现任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物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主持完成的物化探勘查报告近20个,参与完成的地质勘查项目(包括报告与方案)30多个,在矿产勘查与资源增储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探获的Pb+Zn金属量超20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取得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鄢锋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现任科技管理部(研发中心)副部长。IEEE智能制造标准委员会(IEEE/C/SM)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围绕金属非金属矿山、重有色冶炼领域,开展电气自动化、生产和装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带领团队致力于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的智慧矿山、智能工厂的建设和转型升级。
孙宁磊 2008年6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于同年入职中国恩菲,在公司湿法专业设计室从事研发与设计工作,2016年调到恩菲研究院,专职从事研发工作至今。孙宁磊同志致力于湿法冶金及新材料领域应用型研发及研发成果转化工作,对公司湿法冶金领域技术进步发挥了很大作用。
殷书岩 200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生学历,同年入职恩菲,一直从事湿法冶金相关研发、设计及项目管理工作,现任中国恩菲冶金化工事业部主任工程师,先后参加过镍、铜、钴、贵金属、锌等30多个项目的试验研究、可行性研究、施工图、项目管理等工作,在加压酸浸、加压氧浸、赤铁矿除铁领域理论、技术、装备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
张小锋 博士(后),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香港城市大学副研究员,一直从事高温防护涂层研究,“珠江科技新星”获得者(2018年),广州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者(2019年),广东省科学院“百名青年培养计划”获得者(2019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青工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分会青工委委员。硕士、博士、博士后先后师从葛昌纯院士(中国科学院)、周克崧院士(中国工程院)、吕坚院士(法国科学院)。针对YSZ热障涂层体系,首次提出了YSZ体系热障涂层镀铝表面改性技术,被评为973计划亮点研究。
刘辛 现任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金属粉体制备及其近净成形研究,主要涉及金属粉体机械合金化/气雾化/等离子制备、金属磁粉芯、粉末冶金钛及稀有难熔金属、3D打印专用金属粉体适用性评价等。主持及参与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专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多项。
朱阳戈 现任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选矿研究设计所副所长、中国-南非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作为负责人完成企业委托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4次,多次参与制定国家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规划。
张永亮 主要是从事金属矿山深井热害治理与地热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ESI热点论文2篇,高被引论文4篇。授权或公开发明专利30件,获国际发明专利PCT 4件;获科技进步奖励28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8项为第1完成人);主持完成的4项科技成果经省级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3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山东省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绿色矿山青年科技奖”“蓬莱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罗阳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磁性材料事业部主任。目前主要从事稀土磁性功能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包括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3项,中国稀土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2项,发表论文26篇。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