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科研创新路——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铜研究院博士胡意文

2021年05月20日 10:22 78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2018年5月被评为江铜“十佳青年”,2018年11月入选江西省首批“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5月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江铜研究院胡意文博士入职6年来斩获的荣誉。

荣誉的背后,是无数心血与汗水的结晶。自从到江铜工作以来,胡意文先后主持和参与了“铜阳极泥中碲高效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0余项研发工作,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江西省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一项、江铜科技进步奖两项及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一项,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年创经济效益25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江铜在稀贵稀散金属高效回收与提纯方面的技术进步。

初心

了解胡意文的成长轨迹,发现他有今天的成绩,绝不是偶然。

14岁离家求学的他,曾是临川二中的学霸,后在南京大学本硕连读,又进厂中国石油化工科学院攻读博士。他喜欢读书,热爱化学,“每天满脑子的化学符号和方程式”,最大的乐趣就是泡在实验室和图书馆里。

博士毕业之际,他婉拒导师让他留京任教的机会,也不复制同行留洋镀金的模式,而是毅然选择到一线、到企业去做研究。

胡意文说,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一篇报道。报道中写道,中国科研成果转化率非常低,与欧美发达国家12%的转化率相比,我国竟不到1%。就是这篇报道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他的人生,从那一刻起,他渴望到一线、到企业,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有一番作为。

这是他的选择,更是他的初心。

机缘巧合,2015年7月,胡意文正在找寻自己就业的蓝海洼地时,求贤若渴的江铜研究院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6年前的盛夏,来到江铜才一周的胡意文就前往贵溪冶炼厂生产一线,开始了到江铜的首个科研课题——“铜阳极泥中碲高效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探索。每天早出晚归“泡”在生产现场,熟悉生产流程,梳理生产数据,寻找科研思路……相比于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企业做研究更有一番压力。算不算成果,不是论文说了算,也不是专利说了算,而是能不能解决生产问题、产生经济效益说了算。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推倒重来,一次次另起炉灶……回想那一段经历,胡意文用了两个字:煎熬。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对现有工艺和设备不做大改的前提下,他创新出一种控电还原法和一种碲高效回收工艺,大幅提升了碲的回收率,每年可多产30多吨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初战告捷,让胡意文更坚定了自己最初的选择。原本在博士后工作站只需要完成一个研究课题,但他一路攻城略地,在两年时间先后攻克了“铂钯精矿处理新工艺研究”“铅冰铜处理工艺研究”等多项难题。

挑战

2017年7月,胡意文以优异的成绩从江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江铜。

搞科研,既需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也需要“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信念,这二者在胡意文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经过近3年的锤炼后,2018年,胡博士开始挑战行业难题——分银渣提锡工艺研究。长期以来,国内多家知名院校、大型企业都曾试图攻克该难题,但均未取得产业化成果,难度可想而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胡意文的性格,也缘自他的底气。

可是几个月下来,却毫无进展和突破,焦虑和苦闷让天天泡在现场的胡意文疲惫不堪:难道自己也要像所有做过这个项目的人一样无功而返?胡意文并不甘心。就在几乎绝望的时候,试验中一个异常的数据引起了胡意文的关注,当他再一次重复试验后,异常现象再次出现,他果断判定其中的蹊跷定有科学依据,又经历几次试验后,他另辟蹊径,在同伴们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不采用碱熔就能提取分银渣中锡的重大突破,解决了这一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其实回过头来看,在科研道路上,哪有什么另辟蹊径?胡意文只不过比别人更执着一些,更笃定一些。

梦想

这是一个成就梦想的时代。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绽放光彩的机会。

如今的江铜,对创新的追求,对创新人才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铜之于胡意文,是彼此的选择,也是相互的成就。

“作为一名江铜人,我现在思考未来江铜要做些什么事,如何为江铜转型升级、创新倍增注入科技力量。”对此,这位“科研狂人”信心满满,此刻的他不再局限于一事一域,而是有了更系统的思考。

“我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以我名字命名的生产线能在江铜诞生。”胡意文笑说道,一脸的憧憬,满眼的坚定。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