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协会长洪磊:我国期市已迎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2021年05月24日 12:2 9279次浏览 来源: 期货日报 分类: 期货 作者: 杨美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洪磊5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我国期货市场已经迎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洪磊说,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期货市场已经形成了商品金融、期货期权、场内场外协同发展的多市场格局。具体表现为:一是品种体系不断完善;二是期货市场定价质量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三是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实体经济的认可。可以说,中国期货市场已经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具备在更高水平层次上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期货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市场参与者结构还不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健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期货公司的定价能力、交易能力不强,大宗商品价格的全球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规则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洪磊表示,今年4月29日期货法(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期货市场面临历史性发展的阶段,制定出台期货法有利于补齐期货市场基础制度的短板,破除期货市场发展的瓶颈和障碍,“我们要抓住契机,不断推动期货市场建设,促进市场长远稳定健康发展”。
在他看来,“十四五”期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将中国期货市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价格影响力的定价中心,可以提升我国经济全球化资源的配置能力,从而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可以提升原油等重要大宗商品的定价影响力,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高我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重要保障;可以助力优化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商品服务流通,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助力要素市场配置改革。
洪磊表示,当前,面对广大实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管理需求,风险管理公司通过对相关风险的评估和定价,将实体企业面临的原材料采购、产成品销售等风险承接下来,再通过场外市场和期货市场进行风险转移和对冲,有效助力了实体企业稳健经营。从本质上说,风险管理公司就是境外成熟市场交易商的角色。而从境外成熟市场看,交易商是衍生品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的主力。因此,应大力发展以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为主的大宗商品交易商群体,满足实体经济个性化风险管理的需要,增强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定价能力以及价格的影响力。
他同时表示,应加强期货行业信义义务文化建设。信义义务的核心是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从效果上看,信义义务是维护投资者、市场参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抓手。在期货交易过程中,参与者与经营机构之间在信息获取、风险识别、专业判断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能力差异。这就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明确信义义务要义,规范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行为,明确开展不同业务时履行信义义务的不同侧重点。
“比如在期货经纪业务展业过程中必须履行注意义务,克制谋求自身利益的冲动,遵守适当性要求发展合适的客户,坚决不诱导客户频繁交易以赚取差价佣金。”洪磊说,风险管理业务虽然是合同义务,但也应当遵循信义义务的要义,具体包括识别交易对手方合格身份、为交易对手方提供合理的价格、向对手方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等。资产管理业务作为典型的“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委托关系,不同于银行存款业务,必须严格履行信义义务,要遵守适当性的要求,进行充分信息披露,并以客户最佳利益为原则。要实现上述各方的信义义务,关键要提升期货经营机构的定价能力,定价能力强,提供的交易价格合理,才能赢得客户的充分信任。
洪磊表示,下一步,中期协将紧紧围绕“自律、规范、服务、发展”的定位,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和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既做好行政监管的有益延伸补充,又服务好行业创新发展。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期货行业、期货经营机构定价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期货经营机构逐步建立起以定价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架构,将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引入定价分析,提升产品设计、风险对冲等核心能力。
二是加强专业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基础。完善从业资格考试体系,强化道德法规意识、专业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的功能和作用,加强行业信义文化、定价能力、内部控制和治理、衍生品交易商等系列培训,为行业提供从基础入门到专业提升的一站式培训服务。
三是加强以信义义务为导向的行业文化建设。加强期货行业文化建设,弘扬信义义务理念,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法规意识,恪守从业道德,在注意和忠实义务的前提下,提供专业、稳健的高质量服务。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