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衍论坛

——把脉有色产业发展动向 探寻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1年06月01日 14:43 45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国两会上,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疫情时代,如何把握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及政策调整节奏?经济发展面临怎样的新格局?碳中和、碳达峰将给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bc1e55951e60b061ee71381f2e98143

5月28日,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助力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上衍有色论坛成功举办。相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企业高管以及专家学者相聚于上海,就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碳达峰、碳中和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话题展开研讨,共商新形势下“期现互动、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新举措,共谋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陈道富:“后疫情”时代下市场面临众多挑战

 

过去的一段时间,市场环境变化及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相关企业因此面临较大风险。市场各方应当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和影响?5月28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第十八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有色分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在陈道富看来,后疫情时代下,人们不得不面临一系列变化。这其中包括:基期数据干扰,经济恢复不平衡带来的供需错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消费变化,超常规政策的后遗症和政策调整带来影响,以及重新面对疫情前的变革和结构矛盾等。

实际上,对于全球宏观经济,陈道富表示,市场存在一个基本共识,即在疫情受控的情况下,正在分化复苏。数据显示,全球20个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连续8个月保持扩张态势;国际经济组织上调预测(IMF和OECD分别降全球经济增长上调至5.5%和5.6%)。50个主要经济体出口贸易从最低点回升至危机前一年的均值水平仅耗时5个月,主要经济体的就业和产能利用状况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疫苗接种提速,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仍较大。

至于去年二季度后就开始逐步恢复的中国经济,在他看来,虽然当前恢复势头依然强劲,但供给已在偏热区间运行。之所以会有如此看法,主要是因为当前国内部分生产领域的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且有很多企业面临招工难问题。近期,中下游企业的生产已接近调整的临界点,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开始出现弱化迹象。

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分化越发明显,他认为,中国经济二季度或达到阶段性高点,企业利润受到一定挤压。

 

杨云博:“双碳”目标下有色行业面临新变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轻金属部主任杨云博表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对碳排放、碳消减作出了承诺。其中,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同时,国内碳交易市场也在进行试点,其中电解铝被纳入了碳交易市场。究其原因,在于铝工业碳排放占有色金属行业总量的83.3%,而在整个生产环节中,电解铝环节排放量占铝工业的76.6%。

看向全球铝工业的碳排放现状,2018年全球铝行业碳排放总量为11.27亿吨,占全球总排放的2%。其中,欧洲吨铝排放量为全球最低,而亚洲吨铝排放为全球最高。而在2019年统计的全球电解铝生产能源结构中,煤电占比达60%,水电占比为24.8%。2019年中国吨铝碳排放量为12.8吨,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4吨。在2020年中国电解铝用电能源结构中,火电整体占比为80.5%,清洁能源占比为19%。与国外相比,中国电解铝生产电耗低,但是化石能源占比高。中国铝消费强度已经达到峰值,人均铝消费还有一定增长空间,预计2025年前达到峰值,再生铝对电解铝替代加速,铝行业在有色金属行业中碳排放量占比将会下降,且将成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

面对碳达峰政策要求,铝行业要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控电解铝产能天花板不放松,全面提升再生铝行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布局,改善能源结构。在考虑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前提下,鼓励电解铝产能向上述地区转移,同时由自备电向网电转化,减少煤炭消耗,从源头消减碳排放。以此同时,还要推动技术创新,减少能源消耗环节的间接排放,以及铝电解环节的直接排放。

 

b44b76fafa132c7f92680a110b9c892

 

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大有望带动有色金属需求增长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带动有色金属更多的需求。在5月28日举行的第十八届上衍有色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未来国内汽车产业仍会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而拉动相关有色金属需求快速增长。

未来国内汽车产业仍会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1~4月,面对复杂多变的境内外形势,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供给质量、市场主体获利持续改善加强,总体经济形势继续保持稳定恢复。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市场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总体表现依然好于行业,月度产销保持在20万辆以上,产销继续刷新当月历史记录。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万辆和7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5倍。

从4月份市场情况来看,由于2020年4月汽车产销逐步恢复,低基数带来的高增长影响明显减弱,因此当月产销同比增速均比上月明显回落,但累计数据中,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形势依然呈现向好发展态势。从细分车型来看,乘、商两类车型产销形势基本与行业保持一致;乘用车中,SUV单月产销大于轿车,中国品牌乘用车本月市场份额提升明显;商用车中,货车销量已接近零增。新能源汽车产销总体表现依然好于行业,月度产销保持在20万辆以上,产销继续刷新当月历史记录。

从进出口和库存情况看,4月,汽车企业出口15.1万辆,环比增长13.7%,同比增长1.1倍。本月出口创历史新高。1~4月,汽车企业出口51.6万辆,同比增长88.1%。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39.6万辆,同比增长89.3%;商用车出口12万辆,同比增长84.3%。4月末,汽车企业库存为87.5万辆,比月初下降0.7%。其中,乘用车库存为50.9万辆,比月初上升2.1%;商用车库存为36.7万辆,比月初下降4.4%。从终端来看,4月份是传统的市场淡季,市场需求不足,销量下滑。

陈士华指出,当前行业面临着芯片供应紧张、价格上涨明显,原材料价格涨价推升成本,受海外疫情持续的影响,“走出去”成本剧增,新能源积分交易机制仍需完善等问题。进入2021年,美国德州冬季风暴导致该州大量芯片厂商停产,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是日本瑞萨着火对车用芯片影响大,加之国外疫情和海关等制约因素,国内一级供应商“跳票”、延期现象时有发生,供应链不可控因素增多。

此外,芯片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普遍上涨10%以上,紧缺芯片上涨幅度达到1倍~10倍,更有甚者从2美元~3美元上涨到80美元~100美元。“从影响周期上看,二季度大概率将继续延续短缺情况,主要原因是芯片短缺问题发生后,上游芯片企业新增产能未完全释放,当前供需不平衡情况尚未改善。现货资源主要掌握在分销环节,逐利的行为还有待制止,间断式供应还会继续持续。上半年芯片问题影响预计在10%以内,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延续到三季度,四季度或有缓解。”他说道。
展望未来汽车行业发展,陈士华表示,中国经济有条件、有潜力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伴随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消费拉动的持续激励,汽车产业的稳定发展将仍然具备坚实的基础,由此判断未来汽车产业仍会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但他同时也指出,我国经济的恢复仍然面临一些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国内各行业间恢复仍不均衡,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对于汽车产业而言,芯片供应问题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可能重点在二季度、三季度显现,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不断加大企业成本压力,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对于未来汽车行业发展我们继续保持审慎乐观。”他说道。他预计,未来5年,汽车市场将会保持稳定增长,2025年汽车产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

就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陈士华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从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动力电池技术正在由高速迭代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电动汽车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体验正逐渐提高市场认可度。政策激励将对产业发展起到持续推动作用。

他预计,在疫情管控常态化发展环境下,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带动下实现迅速增长,全年装车需求或超97GWh。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达到200万辆。根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总量的20%,即达600万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他说道。

新能源汽车发展拉动相关有色金属需求增长

由于环保压力与能源瓶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而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对有色金属的消耗量大幅增加,这也将带动更多有色金属的需求。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爱东在圆桌讨论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发展将为镍、钴、锂等金属带来强劲的提升空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2021-2035年发展规划》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2025年国内新车销量将达到2900万辆,则新能源汽车达到580万辆。根据安泰科测算,以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300万辆为基础,至2030年动力电池行业用镍、钴、锂分别增至98.8万吨、17万吨和17万吨,2020~2030年的年均增速分别高达29%、23%和26%。

徐爱东表示,能源结构转型是所有行业对电力系统共同的诉求,行业普遍呼吁大力发展风光、储能、氢能等产业,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十三五”期间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国内多晶硅、硅片产能产量基本翻一番,年均增长均实现15%以上。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我国2020年光伏发电累计200GW,占比2%,计划到2030年提高到500GW,占比5%,2050年占比20%高速增长将带动我国多晶硅和硅片产量从2020年的40万吨和160GW增加至高峰期2035年,多晶硅产量170万~180万吨,硅片产量为1250GW。工业硅作为最基础的原料,其产量也从2020年210万吨,增加至高峰期2035年左右的420万~450万吨。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部门总监叶建华也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用铜量比传统汽车翻了2~3倍,根据上海有色网测算,一年2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带动10万吨左右的铜用量。“尽管相比中国将近1400万吨的铜总消费量,占比还很小。但我们非常关注的是,2025年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以后的配套设施所带动的铜消费的增长。”他说道。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在会议总结环节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给全球有色金属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铜、镍、铝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关键金属。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相关合约规则、提升企业参与便利度,做好市场培育工作;另一方面持续聚焦低碳经济,特别是新能源车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上下游制造业的保值需求,平稳、有序地推出更多相关金属期货品种,服务国家战略。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