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铝正名

2021年07月01日 13:45 576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生态环保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两高”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的表述中,铝加工行业不再属于“两高”范畴,但电解铝仍然名列其中。铝有两个标签:一个是“绿色铝”;另一个是“两高一资”。这两个标签对铝的定义恰恰相反。那么,哪一个才是对铝的正确释义?
  “两高一资”意为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该说法始于2005年,最初意在控制相关行业产品出口,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此后,在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中便将电解铝等归类为“两高一资”产业。后来,该说法不断演变为包括铝工业在内的原材料产业的定义。
  就“一资”概念而言,众所周知,铝是地壳中储量最多的金属,尽管我国境内铝矿资源储量比较匮乏,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资源已不再是制约我国铝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境外拥有铝土矿资源储量约100亿吨,权益矿山产能达到9000万吨/年规模,在每年进口的铝土矿当中有50%来自我国企业在海外拥有的权益矿山,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我国铝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但没有对国内铝土资源造成威胁,而且还为我国再生铝产业的发展储备了资源。近年来,我国每年上千万吨的原铝被加工成各种铝产品,除少部分出口外,大部分是国内消费。这些铝制品在使用20~30年后,基本达到回收期,可以保障现有及未来再生铝产业的生产。如若没有国内原铝产业的发展和铝应用市场的开拓,再生铝产业也成无米之炊,或是仍然需要进口“洋垃圾”,受制于人。
  可见,从资源角度衡量我国铝工业发展还是需要全球视野,当下,“一资”的说法着实有悖于铝产业发展现状,有待商榷。
  关于“两高”的说法,作为重工业领域的铝工业不可完全否认,尤其作为载能行业的电解铝,可以说,没有电就没有铝。但是电解铝仅是铝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而在应用端,铝材料凭借着质轻、耐腐蚀、易回收等优质特性,成为各领域公认的首选节能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解铝技术和工艺的革新升级,原铝生产节能减排指标与十几年前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2020年,我国电解铝吨铝电耗低至13543千瓦时,与2005年相比,下降约8%。能耗指标已多年居全球最优水平。在温室排放方面,2019年,我国铝电解过程中电力消耗的温室气体单位排放12.8,较2006年下降24%,降幅世界领先。
  同时,铝材料回收再生使用率可达95%以上,且能无数次回收,而再生铝生产能耗和温室气体仅为原铝的5%左右,因此,也素有“储能产品”和“能源银行”的美誉。
  更让人费解的是,铝行业的温室气体主要是因为火电造成的,而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七成以上,这明明是电力行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问题,为啥要让铝工业来扛?
  好在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氢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再生能源都将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时下,我国核电能源也在叫停十年后再度重启,未来,更多的低碳能源可供使用。
  尽管铝工业上游电解铝的耗能指标无法忽视,但更关键的是,在铝产品的后续应用加工过程中,则体现更多的是高科技和精细化加工的产业特点,不但具有其它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很多领域显示出其显著的绿色节能效果。
  从2012年起,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牵头,正式发起的“加强绿色铝宣传促进铝消费”的倡议活动,向全社会发出“绿色铝”宣言。经过9年的发展,“绿色铝”深受消费者青睐。铝材料成了交通、建筑等领域节能减排、转型升级、低碳发展的新动能和主力军。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汽车轻量化方面,铝合金在一辆整车中能够使用超过500kg,就能使整车重量降低40%,而汽车自重每减少10%,就可节油约3.5%~6%,每降低1升油耗,又可以减少2.3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见铝合金在优化汽车交通领域低碳排放方面优势明显。在建筑领域,当前我国铝模板存量已达8000万平方米,在超高层、高层住宅市场占有率达30%。铝模板的高速增长,契合了建筑业绿色环保的需求,节约了大量的木材。在家居领域,绿色环保的铝制家具深受市场推崇。在航空航天领域,不论是国产大飞机,还是当前的我国空间站的建设运行,哪一个都离不开铝材料的贡献。在推动我国高铁交通领域快速发展方面,铝合金材料也是功不可没。在电力、城建等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也兴起了铝代铜、铝代钢、铝代木的材料更迭热潮。
  事实胜于雄辩。在需求市场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铝产量由2005年的781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3708万吨,而这一高速增长还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抑制增长的条件下实现的,假若没有需求这个硬支撑,不可能跑出这样的加速度。如若没有电解铝工业的稳定发展,其他各个应用领域很难拥有这般低成本、高节能的材料保障。
  当前,“两高一资”的说法严重影响了铝工业的声誉,期望全社会要立足铝的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考量,纠正对铝工业的片面认识,认清“绿色铝”的优良特性,推动我国铝工业向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