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20年:江湖风云录(二十八)
2021年08月13日 9:51 796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光伏 作者: 云翀
四、蓄势:在黎明破晓前
(世纪之交至2003年)
跨越世纪之交,光伏行业似乎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上世纪末,人们担心的“末日”没有到来,新世纪的第一个清晨,行业的光亮也仍在远方若隐若现。人们不知道,这黑暗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人们不知道,黑暗之中,是什么在暗潮涌动;但人们知道,黎明即将到来。
1.全球光伏产量缓慢增长
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当时全球最先进的太阳能建筑、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游艇以其“绿色能源”为卖点闪亮登场,一时风光无限。这是新世纪的新一届世博会,历时5个月,太阳能成为其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开了新世纪光伏发展的序幕。2000年起,世界太阳能光伏市场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持续发展,2003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744兆瓦,比2002年增长了182兆瓦,增幅为32.4%。2002年8月,在非洲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人类可持续发展高级论坛上,各国政府都将发展可再生能源列入议事日程,并纷纷推出各国到2010年的发展计划:日本政府新能源计划5吉瓦,欧盟可再生能源白皮书计划3吉瓦,美国百万屋顶计划4.7吉瓦,澳大利亚新能源计划0.75吉瓦,发展中国家的计划占当时计划的10%,为1.5吉瓦,世界光伏累计安装约计划达到15吉瓦。回过头看,虽然这个计划和实际相比显得相对保守,但这在当时却显得格外雄心勃勃。在21世纪初,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投入普及应用太阳能电池的热潮,且有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在进行大规模电池研制开发,并积极生产各种相关的节能新产品。
在应用领域方面,2000年,全球累计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总容量超过1300兆瓦。其中,1/3为住宅、村庄和泵水系统供电,1/3为通信设备和远程设备电源,1/4用于并网发电,其他还有计算器、手表及小型产品。事实证明,光伏发电的技术在很多领域上都是成熟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且有安全可靠、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无人值守、建设周期短、规模不受限制、无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与建筑物结合等优点,都是其他发电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并网发电比例越来越高,2001年,光伏并网发电占市场总份额的50.4%,说明光伏发电正在向着能源替代有序过渡。截至2003年,全球累计装机量已经达到2842兆瓦。
在产品方面,各国一直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自动化程度、改进技术水平、开拓市场等措施降低成本,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商品化的电池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6%。生产规模从20世纪80年代的1兆瓦/年~5兆瓦/年发展到90年代后期的10兆瓦/年~50兆瓦/年,日本Sharp公司更是实现了超过100兆瓦的生产规模,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Sharp公司总裁曾在2002年表示,计划在年底将生产能力提高到200兆瓦。当时还有日本光伏产业顾问透露,Sharp公司将在2003年增产至300兆瓦。通过后期公布的数据来看,现实和理想仍存在一定差距。随后,BP Solar开始在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和美国设立电池生产厂,在本世纪初,单晶硅电池产量多于多晶硅。值得关注的是,Siemens和Shell Solar公司的兼并,使公司保持了极高的行业位置,还增加了市场份额。Sanyo公司在此期间增速很慢,因为2000年发生了销售输出功率低于标识值组件的丑闻,导致产品被日本政府从补助计划中剔除。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成本方面,组件成本也下降了2个数量级。早在2001年,一些主要厂商的光伏组件成本就已经下降到了2.3美元/瓦~2.5美元/瓦。在21世纪初,全球每年多晶硅消耗量为1.8万吨~2.5万吨,但是这当中,半导体多晶硅占比超过60%。多晶硅价格在2000年为52美元/千克,2003年下降至40美元/千克。
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模式
破解中小企业资金难题
7月13日,在包头市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两台新购置的大型烧结设备和检测设备吸引了在场职工驻足围观。因产品转型升级需求,该公司计划于7月底前新引进4台烧结炉和2台检测设备,用于提高钕铁硼磁体性能,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企业能够及时更新换代设备,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多亏了通过‘设备+知识产权’抵押从中国银行融资到的600万元贷款。”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喜平欣喜地说。
据了解,金蒙汇磁是内蒙古包头市唯一一家可生产全产业链稀土产品的民营企业,并以粘结钕铁硼和烧结钕铁硼为发展重点,下线的变焦马达和振动马达产量位居国内第一。孙喜平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了这笔贷款,企业在原有1200吨产能的基础上,可再提升15%~20%,对企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代表着企业先进的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另一家企业——内蒙古恒久钢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刚刚采购的500吨桥翼板正在其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承揽的项目越来越多,资金需求成为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之一。
“我们企业目前有专利24项,今年通过质押的方式,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功获贷300万元,这笔款项因企业扩大产能需求,全部用来购买了原材料。”该公司财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企业从生产门市的普通钢结构,到如今业务范围成功拓展到地标性建筑、电厂类煤化工企业、钢结构桥梁、高铁等更高端领域,离不开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不断投入,目前,企业已成长为集设计、制造与施工总承包于一体的3A资信企业,2019年经营规模和产值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包头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通过网络问卷、电话调查收集到符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条件的资金需求21条,实地走访调研企业18户,将有关融资需求向银行和中介机构进行了推荐。截至目前,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累计为恒久钢构、新力纺织、英思特稀磁、金蒙汇磁4户企业融资1470万元;另有1户企业已获银行授信2000万元;6户企业正在办理审贷程序,预计可获得专利质押贷款3100万元;9户企业正在与银行洽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自2019年以来,已累计为14户企业融资约7000万元。
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
促金融扶持政策加速落地
走进内蒙古新力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速运转的设备、隆隆作响的纺纱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生产车间一派热闹繁忙。“企业的有序生产经营,得益于前不久刚刚获批的200万元贷款,这笔贷款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为企业畅通了融资渠道。”该企业总经理程鹏飞说。
新力纺织主要从事各类纯羊绒制品及羊绒混纺制品的生产与销售,现已具有年产羊绒粗纺纱150吨、羊绒精纺纱200吨、精粗纺羊绒衫30万件、羊绒披肩50万条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在羊绒精纺高支纱的纺纱技术上,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上半年,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我们大力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后的资金需求,加大力度推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包头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许磊说。
许磊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先后走访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科院二号基地,以及金山磁材、天和磁材、金蒙汇磁、三隆金属等具有专利的科技型企业,并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大力宣传介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事宜。自2019年以来,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和邮储银行签订了《知识产权质押战略合作协议》,并积极对接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了解自治区以及包头市对科技型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资金。目前,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可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全额知识产权评估费补贴、贷款总金额10%或知识产权部分30%的风险准备金以及1%~3%的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企业专利实力水平是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发展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今年以来,我们准备为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累计融资600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转型发展。”许磊信心满满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依托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包头稀土研究院中试基地、包头正信浙银稀土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大力开展专利落地转化、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运营工作,不断拓宽知识产权的价值增值渠道。
2015年~2017年,先后有9户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39亿元,涉及专利、商标权31件。2018年,包头稀土高新区建立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据库”,为5户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贷款2640万元,其中内蒙古新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8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纯专利质押获得120万贷款,实现包头市知识产权纯质押融资贷款零的突破。自2019年以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加强与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蒙古银行、中国银行的协调机制,设立专门岗位定期与金融和中介单位沟通企业信息、协调授信工作,2019年共有10户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贷款5500万元。
改革创新服务体制机制
释放知识产权内生动力
日前,在包头稀土高新区中小微企业金融知识线上培训会上,包头新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对接,了解到税贷通、科技贷、助保贷、快捷贷、小微易贷、创业贷等多种信贷产品。
“通过政府科技部门的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更多科技型企业实现了‘输血’,不仅激励企业研发人员科技创新的动力,也为企业构建了一条专属的金融服务渠道。”新达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包头稀土高新区牢牢锁定知识产权创造推动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着力发现和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作用。
持续开展“专利扫零”“知识产权进企业”等专项工程,加强与中国专利开发公司合作、在国内第一次尝试开展“企业专利实力评价排行”,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贯标企业参与贯标申报备案。2019年,包头稀土高新区辖区企业和居民获得专利授权758项,占包头市的37.6%,包头稀土高新区累计专利申请量为8562项,获得授权4093项,每万名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8.9件,位居包头市第一。累计培育东宝生物、英华荣泰、中国二冶等9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占包头市的70%以上;培育北方股份、迪克创意、中车电机等7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占包头市的70%以上。
与此同时,包头稀土高新区分类施策提高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运营能力,打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全链条,营造有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
率先在国内组建“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联盟”,柔性引进16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检索、专利申报、业务培训、维权咨询、专利转化和质押融资等8个领域的知识产权服务。2019年,为企业和中介机构提供业务对接合作项目300多项,为企业提供检索服务1000多次。不断完善《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实施方案》,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目前托管企业已达30余家,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25%,发明专利授权率达到60%以上。与中国专利开发公司合作建设国内第一个“全球稀土专利专题数据库”,每季度同步更新数据;先后创立“知识产权双周讲座”和“知识产权经理人培育”培训品牌,已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的工作力度,积极引导企业、银行对接,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新型融资产品,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作为加强专利运用、促进企业发展、支撑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抓手,助推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许磊说。
责任编辑:张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