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以科技规划促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15日 8:49 1368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稀土 作者: 李宝乐
今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实施,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这一涉及未来五年全区科技创新的改革措施将会对稀土产业产生哪些影响?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包头稀土研究院技术专家闫慧忠及相关工作人员。
闫慧忠表示,原创性科技成果是衡量稀土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并与稀土元素开发、稀土元素应用、高端产业链发展等密切相关。这次“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聚焦稀土科技创新,多项举措针对制约稀土产业科技创新因素。从体制机制、发展新材料、搭建平台方面指明了方向,健全了指导方针,创新了科技运行机制,着重解决稀土产业原始创新不足、终端产业链不强等问题。
2021年4月,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包头市促进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包头市促进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兑现细则》,全面推动稀土产业提档升级。截至目前,未来5年,内蒙古自治区指导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已全部出台。
政策激发稀土科技创新潜能
“这次规划明确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技术、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举措,将惠及稀土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启动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建立“4+8+N”合作机制,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原创性、颠覆性突破,着重解决科技创新资源分散、稀土科技原创性不足等问题。”包头稀土高新区工信安监局科技口负责人王黎莉说。
从规划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大力突破稀土技术瓶颈和发展稀土产业集群的决心:支持包头市创建国家稀土新材料创新中心,集聚国内外稀土领域创新资源,在稀土冶炼、金属合金和稀土功能材料等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原创性、颠覆性突破,形成领先的稀土产业创新优势。持续推进在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发光材料、稀土催化及助剂材料等功能材料方面的研发和生产,完善包括采选、冶炼、深加工、新材料、稀土应用产品及稀土装备的集科研开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稀土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这是在冷静分析国外稀土产业发展规律和先进性,对比我国在发展稀土产业短板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系统部署。种种制度性的安排,旨在建立完善的稀土科技创新体系。”从事稀土研究数十年,包头稀土研究院技术专家闫慧忠表示,核心目标是从原始创新上想办法,整合好创新资源,畅通科技创新渠道;搭建统一科技创新平台,让优势科技资源集聚,从而更容易迸发出创新创造的巨大潜能。
规划完整
如何真正实现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次规划不再单纯追求稀土产业发展的‘量’,更重‘质’,根本上说就是要打基础,利长远。”王黎莉说。
闫慧忠强调,稀土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我国稀土工业的起步较晚,科学界对于稀土的基础物化特性、应用场景、基础理论以及应用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与发达国家差距比较明显。具体体现在对稀土元素的基础物理化学特性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系统的基础理论,很难形成具有原始发明创造的稀土材料。
“稀土的应用能够提升相关行业的产业发展水平。稀土的应用价值恰恰体现在应用链上。这些方面的差距也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为明显的。”闫慧忠说,当前,尽管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原材料大国,稀土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快速上升,但绝大部分属于改进型专利或边缘专利,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尤其是具有原创性的国际专利还不多,很多核心技术受国外专利技术壁垒的制约,严重影响了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步伐。
提高全社会参与稀土科技创新的热情,凝聚起稀土产业创新的磅礴力量,也在规划之中。实施科技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在能源、乳业、草业、中药(蒙药)、稀土功能材料、羊绒制品等重点领域,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引领产业技术创新。鼓励科技型领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科技型领军企业设立首席科学家岗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承担和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荐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科技专家进入科技专家库。
“此外,建立自治区统筹、呼包鄂三市建设、区域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支持三市通过院地、院企合作建立创新平台,创新合作模式,吸引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带动全区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些也旨在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科研机构和平台聚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推进产、学、研、用战略联盟的建设,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升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王黎莉说。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