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育才激发智慧动能:遂昌金矿坚持创新发展铺就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高速路
2021年12月17日 14:12 172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科技创新
近年来,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成功实施“井下自动化打水”“数字化尾矿库升级”“氰化亚金钾生产工艺”“硅溶胶涂料工序自动化”“3米复合板材设备温控系统升级”等50多技术改造,不仅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而且创造效益100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地下水污染治理、铅锌矿抛废等创新项目正在扎实推进。
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是遂昌金矿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集中体现,也是该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工人作用的缩影。遂昌金矿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构建技术工人创新活动的运行体系、工作平台和激励机制,为技术工人营造了“创新有平台、成果有应用、学习有传帮”的良好环境,铺就技术工人成长成才的高速路。
找准支点造好技术工人“育秧田”
遂昌金矿把员工技术创新纳入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工作大局中来规划,纳入到抓好员工队伍建设的工作中来部署,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安排,形成了覆盖各车间、子公司的创新网络,构建了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推动、部门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创新体系。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实施技术工人的技师评聘工作,结合矿山实际工作需求,修订和完善评聘管理制度,对范围、条件、管理办法、享受待遇等进行具体规定。同时,打破技术工人的技师评聘终身制,对技术工人实施一年一聘任,确保每位技术工人都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平台上充分发挥作用。“过去一线岗位人员流失快,大家都不愿到一线去工作;实施技术工人技师评聘,体现了多劳多得,许多年轻员工主动申请到一线工作,工作积极性也高了。”遂昌金矿人力资源处负责人说。
遂昌金矿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把按智力分配作为按劳分配的一项重要内容,聘为技师的技术工人享受相应的津贴、待遇,使有技术、能创新的员工在政治上得到尊重、经济上得到实惠,员工的智力劳动得到应有回报;按照技术工人从事的岗位不同,设置了采矿技师、地质技师、选矿技师、冶炼技师、烹饪技术等10余个主要岗位工种。到目前为止,已经聘任各类技术30多人。
突出重点激活技术工人“生态圈”
为了搭建创新平台,遂昌金矿大力开展“技术工人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作用,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难题,力求通过服务生产的途径,为企业创效增收,让技术工人得到学习锻炼机会。在子公司铸造公司建立金属制品“材料和表面工程”工作室,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让技术工人参与其中,共同开展铸造新产品的研发,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
该公司还注重提高技术工人素质,经常选派技术工人外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为生产班组配备专业书籍,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及时了解技术工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通过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掌握情况,有重点地解决技术工人的各方面需求。在铅锌矿选矿生产中,选矿冶炼厂技术工人参与完成了弱碱性选硫的工艺改造,大幅减少了硫酸的用量,硫酸单耗从每吨24.4千克下降到每吨5.09千克,按照每年处理量5万吨计算,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1.7万元。
为了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遂昌金矿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使员工的技术水平在竞赛中得到提升、在比武中得到检验,有效调动员工创新创效、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在铅锌矿选矿劳动竞赛中,选矿冶炼厂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完成铅锌矿原矿处理量月计划的123.69%,铅理论回收率达94.20%,锌理论回收率达95.98%,铅锌的理论回收率创历史最好水平。据统计,遂昌金矿每年参加技术比武的员工有300人左右,占员工总数的60%以上。
体现亮点打造技术工人“孵化器”
企业创新不同于高精尖方向的科学研究,要靠充分挖掘技术工人的智慧“富矿”。遂昌金矿地质技术人员在矿区井下500中段ZK5004钻孔72.3米处发现一层工业矿体,矿体水平厚度0.8米;铸造公司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申报国家级专利18项、省新产品项目24项;复合材料研发先后开发了建筑踩踏板、车辆厢体板、碳纤维尼龙复合板材等产品,其中《纤维分散装置》《导丝架》《用于连续纤维及树脂合成的专用模具》三项研发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遂昌金矿把员工技术创新活动作为服务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营造大众创新、草根创新、岗位创新的浓厚氛围,不仅完成了一批技术创新成果,还培养了技能人才。该公司有很多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一线技术工人,花园岭矿电工技师叶际伟便是其中之一。叶际伟设计的井下多级排水自动控制系统,在提高安全稳定性及运行效率、实现减员提效、提升井下排水保障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并采取避峰用谷原则排水,减少电费开支,预计全年节约成本60多万元。
如今,在遂昌金矿,越来越多的一线技术工人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在安全、高效、智能生产上想办法、出实招,助力企业走好创新发展之路,为遂昌金矿持续发展赋能蓄力。(吕伟民)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