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面向中原经济区培养材料类卓越工程师

2022年01月07日 10:29 198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  2021年,作为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郑州大学,经过不断努力,培养出的学生素质大幅度提高,同时还获批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项,获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4篇;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特等奖,获2021年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徕卡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等。2021届本科生深造率为 64.3%。

郑州大学针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求,提出了面向中原经济区培养材料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结合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根据中原经济区材料类人才的需求,通过行业专家参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生遴选与动态运行机制,以及班主任、学业导师和辅导员多方协同指导管理,同时,行业专家参与学业指导和教学过程,以此创新郑州大学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大材料知识背景,以及适应新材料制备加工产业需求,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据介绍,中原经济区是以郑州大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河南GDP结构中,工业比重超过56%;而在工业总增加值中,资源材料产业工业增加值占51.5%,对河南GDP的贡献接近三分之一。因此,资源材料产业在河南乃至中原经济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河南的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有色、钢铁、耐火材料、超硬材料等领域优势明显。

目前该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制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2.0”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多次邀请高校和行业有关专家召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2.0”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与会专家通过听取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介绍,审阅人才培养方案内容,确定了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培养既能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生产研究与开发工作,又能从事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工作,具有大材料专业基础知识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素养与国际化视野的卓越创新型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二是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设置特色。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以基础和专业的理论课程为主,课堂教学占比高。为了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材料创新技术人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矩阵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即从培养目标开始推演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而设计相应的课程进行系统培养,重点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课程设置包括创新训练,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训练课程,并且实行导师制,给每一位学生配备一个学业导师,在训练过程中推广实施案例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把创新训练落到实处;同时,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金属材料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特点,学院在行业内高科技水平的企业遴选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作为双聘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授课。具体授课内容包括材料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项目管理、有效沟通等,通过企业导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产品和系统等创新设计、建造、运行和服务能力,帮助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等。

三是成立卓越工程师班,制定学生遴选条件和导师遴选原则,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确保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了实现面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材料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选拔30名同学参加“卓越计划2.0”,并制订相应的遴选条件和流程:采用学生提交申报表和学院审核报名学生资格,按照绩点成绩由高到低公布入围学生名单,并组织专家评委进行面试。专家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职业倾向、学习能力、逻辑思维等管理潜能。

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学院也提出了学业导师的遴选条件,要求学业导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格和奉献精神,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并且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有能力、有精力指导学生,致力于学生培养与教育工作。在硬件要求方面,要具备高级职称,以及主持国家级项目或大型企业横向项目,年龄在57岁以下。 (赵红亮 周颖 庞新厂 王瑞波)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