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努力开创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新局面

2022年03月16日 11:21 11398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历史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指导纲领,全行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有色金属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基石。《规划》明确了我国原材料工业“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的奋斗任务,对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转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拓展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迈进。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期间,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幅3.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铜铝加工通过“补短板、锻长板”,主要品种自给能力超过90%;电解铝产能无序扩张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化解过剩产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一批有色金属产业链上下游紧密结合的集群崛起,推动了产业的聚集发展;行业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跨入世界前列。

创新驱动结出硕果。“十三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依靠技术创新,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产业技术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6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航天用铝、钛合金材料研发取得新突破,不仅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的使用要求,而且批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材料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经占有全球市场超过70%的份额。

扩大应用取得突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以扩大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了有效供给。交通运输工具轻量化对铝材的需求显著增加,建筑铝模板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铝制家具逐渐得到市场认同,“十三五”期间国内铝消费量增加500万吨以上。铜材、钛材、稀土功能材料等材料应用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应用水平总体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开放发展稳步推进。通过国际合作拓展产业新发展空间,有色金属工业不仅在境外建成了一大批资源基地,提升了铜、铝以及镍、钴、锂等“新兴矿产”原料保障能力,而且境外有色金属加工布局已经全面展开,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铜管、铜棒、铝型材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稀土、钨、锡、锑、铟等优势产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得到逐步提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有色金属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正增长,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创历史新高,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保供稳价成效显著,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

二、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呈现许多新变化。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发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都为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和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拓展国际市场难度明显增加;面对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强约束、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任务、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新期盼,行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空间

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消费的升级,全社会将对有色金属材料不断提出质和量的新需求,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为有色金属产业锻造发展新优势提供了动力源泉。“十四五”期间,新能源产业、国内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信息通信、生物产业等有色金属重点应用领域的发展,对轻合金材料、宽禁带半导体及显示材料、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化合物、靶材、电池等关键材料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超导材料、智能仿生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等新主干材料应用将实现新突破;LED照明材料、铝包装材料、建筑铜水管、医用钛合金材料、餐饮具灭菌材料等民生短板将得到弥补。通过先进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将有助于有色金属产业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产业迈向现代制造业的高端。

(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当前,有色金属产业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开始渗透到行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数字矿山、智能工厂建设将不断推进;铜、铝、钛、镁、钨等一大批加工技术有望取得新的突破;共建共享的集群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上下游企业供应链紧密衔接的产业融合体系将稳步构建;军民融合、央地融合、跨行业融合等发展模式将逐步兴起。这些新工艺技术、新生产方式、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将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三)主要有色金属冶炼产能“天花板”形成,产业发展面临新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量、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色金属工业大国。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首次突破6000万吨,其中精炼铜产量1003万吨、电解铝产量3708万吨,有效保障了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面对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强约束、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任务,加上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蓬勃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宗原生有色金属需求将达到或接近峰值平台期,规模数量型需求扩张动力趋于减弱,冶炼产能“天花板”将基本形成。

(四)产业链供给链等不确定性给产业发展带来新风险

当前,世界有色金属产业已经演变为多元争雄的局面。发达经济体凭借技术成熟、金融强势、应用领先的体系优势,继续强化其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先机;新兴经济体依托资源优势,快速扩充产品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全球产业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发展中国家凭借相对资源优势,强化资源话语权,资源民粹主义抬头,成为产业格局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和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贸易保护、技术封锁、资源民粹等相互交织,正在改变全球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格局,多元竞争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十四五”时期,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与角力。

三、《规划》对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形势,《规划》对原材料工业发展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就有色金属工业而言,重点要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要不断提升供给高端化水平。要通过强化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创新平台载体支撑,优化完善创新机制生态,健全产业的创新体系。要密切跟踪新型结构铝电解槽、电解法钛生产技术、氢冶金等变革性、颠覆性研究,增强技术创新活力,占领未来竞争高地。要坚持材料先行和需求牵引并重,聚焦国防建设、民生短板和锻造竞争长板的重大需要,突破航空轻合金材料、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化合物、集成电路靶材、人工晶体等关键材料,为强国建设提供支撑。要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推进产品标准和品牌建设,健全质量评价和认证体系。

二是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要巩固电解铝行业去产能成果,防止铜冶炼、氧化铝等无序发展。要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在沿海地区有序布局利用境外资源的氧化铝项目;推进规范化集群化发展,推进电解铝行业布局由“煤-电-铝”向“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铝”转移。要在做大做强做优一批具有全球综合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的同时,围绕先进基础工艺、核心基础零部件等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加强上下游衔接联动,推进产业协同,促进航空铝材、稀土永磁材料等新材料应用,挖掘高性能铝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潜能。

三是要大幅提升发展绿色化水平。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双碳”行动方案,争取有色金属产业在2025年前后基本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争取在2050年基本实现碳中和,206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要研究推动电解铝、铜冶炼、铅锌冶炼等重点行业实施超低排放;加强产业重金属污染治理,无害化处理砷冶炼渣、铝灰等危险废物;禁止非法生产添汞产品。要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围绕尾矿、废石、赤泥、冶炼渣等,建设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要大力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以及促进钢铁有色协同处置含锌二次资源。

四是要努力强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要针对有色金属产业链供给链特点,推动产业互联网赋能,形成覆盖矿山采选、冶炼加工、推广应用各环节,连接上游原料、动力保障,延伸下游应用客户的网络体系。要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产现场实时感知和数据采集能力,构建企业层面智能化的支撑。要根据行业实际发展需要,培育专业化信息化研发队伍,为产业智能化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五是要不断夯实体系安全化基础。要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合理开发国内有色金属资源,强化国内矿产资源“压舱石”作用和基础保障能力,科学调控稀土、钨等矿产资源开采规模;另一方面,开发“城市矿山”资源,通过再生铝、铜、锂、镍、钴、钨、钼等回收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建设,推进再生金属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推进铜、铝等短缺资源和镍、钴、锂等“新兴矿产”的国际合作,按照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和布局,规范有序参与境外资源开发,增强矿产资源全球经略能力。要以拓展配套供应渠道,强化短板装备开发应用为中心,增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配套支撑能力,改变高端加工技术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确保产业安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治理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四、做好《规划》宣贯

有色金属全行业要做好《规划》宣贯,切实把《规划》落实到企业的具体行动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作为连接政府与行业企业的桥梁纽带,要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做好宣传工作。要利用行业媒介采取多方式做好《规划》宣传工作,加强对《规划》内容的宣传报道。通过舆论导向,使企业了解产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把企业的发展规划、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自觉纳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融入建设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洪流。

第二,推动组织实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各部门要做好对口组织工作,通过参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咨询、评估、督察等活动,推动各地区和行业骨干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重大工程与《规划》衔接,使《规划》提出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地方和企业。

第三,加强沟通协同。一方面,协会要加强与财税、金融、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政策层面的沟通,促进相关政策与产业政策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钢铁、石化、建材、物流、期货等左右岸的协同,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四,积极应对风险。当前,国际竞争形势加剧,针对有色金属的贸易摩擦频繁,境外投资环境恶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上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要在做好行业安全预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切实维护行业共同利益与合理诉求。同时,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切实发挥“软联通”功能。

第五,加强调查研究。《规划》要求行业组织要及时反馈规划实施的问题和建议。为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加强调查研究,深入行业企业与地方,对《规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实际情况与合理诉求,促进《规划》更好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