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三原色”调出老区新变好光景
2019年05月03日 16:51 1343次浏览 来源: 新华网 分类: 时政安博(中国)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安徽金寨:“三原色”调出老区新变好光景
新华社合肥5月3日电 题:安徽金寨:“三原色”调出老区新变好光景
新华社记者陈诺
春天的大别山,犹如调色盘,百花盛开,五彩斑斓,深处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安徽金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老区人知道,红绿蓝是这绚丽春光的“三原色”。这里曾走出59位开国将军,有着“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美誉。与此同时,亦有着超过40年的贫困史。如今,这里红色传承、绿色振兴,改革“蓝图”一绘到底。
70年底色不改,代代传承映山红
此时此刻,金寨漫山遍野映山红,这是老区的“底色”。在革命战争年代,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先后有10万人参军参战,绝大多数为国捐躯。新中国成立后,为根治淮河流域水患,金寨先后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和三大经济重镇,10万人搬离家园,移居深山。
“奉献生命、奉献家园,也因此奉献了改革发展的红利。”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局长胡遵远告诉记者,1978年,金寨县贫困人口54万,占比99%,198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
好在红色基因一路传承,无数干部群众像映山红一样在山间扎了根,向贫困宣战。斑竹园镇诞生过金寨乃至安徽第一支红军队伍,这让49岁的镇党委书记张贻胜颇为骄傲,13年前他从县委组织部下派到基层,先后履职金寨东南西北四个乡镇,常年在田间地头让他的皮肤黝黑异于常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黑皮书记”,“皮肤虽黑,心是红的,在金寨,我们以红为傲”。
2017年开始,金寨实施脱贫攻坚“联帮工程”,组织农村有帮带能力的党员户、入党积极分子和能人大户与贫困户结对开展帮扶。在长岭关村,51岁的党员罗先平是个远近闻名的“红三代”——爷爷那一辈兄弟六人参加革命,只有一人受伤归来。如今已是中药材经营大户的他主动帮扶起村里21户贫困户种元胡,户均增收超过7000元。
渔民变茶农,绿色振兴让穷山生金
身处张冲乡流波村的茶山,周遭满目翠绿,远眺山下,响洪甸水库碧波荡漾。
作为全县11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网箱养鱼曾是这里脱贫致富的“利器”。2016年开始,为进一步保护水库生态,当地库区开始大规模拆除网箱。张冲乡党委副书记高大连告诉记者,响洪甸水库76%的网箱在张冲乡,这其中一大半在流波村。
向山上去,重振茶园成为这里绿色减贫的新方式。已是中午12点,54岁的郭明枝依旧蹲在茶树下,她要尽快把今天的鲜叶摘下送到茶厂,“傍晚还有炒茶课,可不能错过”。郭明枝家的生计来源曾经是20多个养鱼网箱,如今是眼前的6亩茶园。
2017年金寨县依托当地茶叶联合体,在县内多个乡镇村庄设立六安瓜片炒制中心,开展六安瓜片制作技术师带徒实训,提升茶产业附加值。郭明枝所说的炒茶课便设在流波村双同生态农场,这一期吸引了近20位村民参与。农场老板姚远龙告诉记者,老百姓的茶叶品牌概念越来越强,棵棵茶树上竖起“黄板板”,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越绿色,越多金”。
近年来,绿色振兴在金寨处处开花:持续推进绿色工业、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先后建成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总装机159.39万千瓦,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达50亿元;发展中药材、油茶、茶叶、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地58万亩。好山好水自然引来八方游客,2018年,金寨县共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全县一大批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通过绿色旅游实现脱贫。
告别“穷窝”,老区绘就改革“蓝图”
“大女儿当年上学早上5点起床,小女儿如今7点起床。”说起变化,油坊店乡面冲村居民陈传芳不由得提到这两个小时的差距。曾经,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三面环水的山中,孩子们上学要坐船加上翻山越岭走上两三个小时。2016年9月,他们搬进了94平方米的新家,学校就在家门口,“搬新家不仅没花一分钱,还小赚了一笔”。
这得益于金寨的改革“创造”。2015年,当地将宅基地改革与易地扶贫搬迁、水库移民解困、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叠加,引导“贫困户、移民户”和居住在“土坯房、砖瓦房、砖木房”的农户自愿搬迁,通过综合运用奖补措施,合理配置政策资源,把“一片肉”变成了“一盘肉”,全县共有4万多农户享受到改革红利,2.4万户农户实现“挪穷窝、不负债”。
金寨县委副书记王思春告诉记者,改革已是老区的“高频词”。如今当地被列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等22项国家改革试点县,还主动推动县级大部制、农村金融、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自选动作”。
持续的改革带来可喜的变化。数据显示,金寨县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17.48万人减至2018年底的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30.03%下降至2018年底的2.73%。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