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山的“新春期盼”

2020年01月16日 8:44 15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时政安博(中国)

新华社贵阳1月15日电 题:月亮山的“新春期盼”

新华社记者段羡菊、罗羽

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月亮山,和瑶山、麻山一样,是贵州省南部历史上出了名的贫困山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计划乡,是位于月亮山腹地的深度贫困乡。1月14日,记者采访时路经计划乡加宜村时,“偶遇”村扶贫车间开张。

记者到达时正值黄昏,山间的薄雾开始浮现,扶贫车间一楼热闹喜庆。原来,投资者正请参加刚结束培训的100多位村民吃顿“开张饭”,他们大多是穿着苗族服饰的妇女。记者来到二楼宽大的饰品加工车间,发现只剩一个年轻女子,正低头手持针线,琢磨发套制作的手工环节。

她叫王小翠,刚从常年打工的东莞回来过春节。村里第一次有了加工厂,这让她又惊又喜。因为错过了昨天的培训,所以她吃完饭后并未立即离开,而是上楼自学“补课”。

“希望在扶贫车间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这样就可以留在家里照顾父母和三个孩子,不用奔波打工了。”她说,之前在东莞打工每月工资只有两三千块钱。在扶贫车间上班,只要不偷懒,保底工资1500元;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干得越多拿得越多。最大的好处是“上能顾老、下能顾小”“挣钱顾家两不误”。

加宜村现有村民409户、1834人,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872人。经过多年帮扶,截至2019年底,还余下贫困户22户45人。

“扶贫车间的厂房是上级政府支持建的,引进的企业是我们驻村干部去争取的。”记者找到了为车间开张上下奔走的驻村第一书记孙健。他说,如今到县城通了高速路,路好了,“穷山村”招商引资也有了底气;苗族妇女打小就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手工制作发套等饰品是“对口专业”;加宜村“山货”多,尤其是冬笋和蕨菜满山都是,过去缺乏加工、推广。

“对这个项目我们有信心,是认真的。”一脸喜气的投资方总经理石能基表示,他是本县人,公司设在县城工业园区。加宜村有劳动力招工便利、农产品资源丰富优质等优势。在加宜村建扶贫车间,不是来谋取短期利益的,而是有长远“打算”。

之前,公司已在榕江其他3个乡镇各开设了一个扶贫车间,带动8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做事麻利的工人月收入超过4000元。“我们的饰品是来料订单生产,农产品则通过电商销售,产品销路没问题。”

报名参加技术培训的达到107人,这让孙健意外、激动、欣慰,顿时感觉半年来为扶贫车间的奔波没有白费。他从报名的火热当中,深深感受到了村民们自立自强、靠双手脱贫的强烈意愿和勤劳品格。

灯火通明的扶贫车间,点亮了夜色中的寂静山村。“全村只剩下22户贫困户,我们为他们做了一户一策的脱贫预案,确保2020年顺利脱贫、同步小康。”对每户贫困家庭情况心里都有“一本账”的孙健坦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多挣钱、早脱贫,这就是我的工作动力、新春愿望。”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