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铜业唱响稳中求进主旋律

2022年08月10日 16:42 63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受疫情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稳增长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铜业)按照中铝集团、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部署,坚持“稳字当头、平安第一”原则,以“从严治党,价值创造”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全要素对标、提标降本、精益生产、搬迁前期准备等重点工作,上半年工作总体呈现“复产顺、起步稳、产量高、成本低、指标优、效益好”态势,顺利实现“开门红”“季度红”“半年红”。

生产经营稳中有升

“稳”是基础。面对众多压力,如何保持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西南铜业理清思绪,突出对标提升“清单化”、融入中心“精益化”、问题查改“常态化”。该公司优化生产组织模型,通过生产数据分析推导操作措施等工具方法的运用,探讨理论极限生产组织模式。5月中旬以来,在阳极炉“一回一固”生产期间,艾萨炉满负荷生产,在确保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优化能耗。其中,回转炉天然气单耗同比4月份下降38.9%。同时,该公司不断总结新思路、新模式,加强与硫酸分厂的联动,在确保环境受控的前提下控制相应风机转速。上半年,吨酸电耗同比下降11.63%。

西南铜业以价值创造为中心,兼顾艾萨炉的工作要求,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灵活调整相关流程的处理方式,充分释放产能。

科技创新点燃智慧引擎

西南铜业将“根植于生产、服务于生产”作为科技创新的定位,总结提炼出“以价值创造为中心,围绕老厂优化、搬迁升级2条主线,针对难点、痛点、重点,采取协同、跨界、外包3种方法,采取课题提报奖励、项目执行考核、优秀项目表彰、项目创效分成4项激励方式”的12334科技创新管理模式。该公司的“多炉窑协同智能绿色铜冶炼技术及应用成果”被评价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四炉全流程非线性智能化冶炼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N高纯铜制备关键技术研发”“艾萨熔炼过程杂质元素分布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等6个项目入选重大专项子项。该公司配合昆明理工大学完成云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多炉型全热态连续炼铜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申报。

同时,西南铜业积极打造技术员科技创新PK平台,通过“底薪+提成”、职称津贴浮动等方式,打破平均奖励,达到精准激励,避免高薪养懒。

上半年,该公司提交专利27件。其中,发明13件,软件著作登记5件,均创历史新高。

过程管理提升价值创造

针对铜金属市场价格高位震荡的情况,西南铜业加强市价敏感性分析,进行动态测算,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应对措施,及时地指导生产、营销工作,为该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保障每月的目标能按计划实现。

西南铜业将阿米巴经营管理与预算化管理、市场化考核、全要素对标相结合,以年度经营目标为核心,逐步细化分解到各巴单元。采用成本和经营利润“双考核”方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价值创造为核心,降本增效为基础”,对各分厂进行内部模拟市场化考核,以主副产品市场价格、加工空间、回收率、单位加工成本考核值、原料杂质补贴等建立内部市场价格体系经营。

在今年的提标降本工作方案中,西南铜业明确了6个大类共计56个项目,涉及成本费用考核的单位,设立月度费用节约分成考核,以多种途径激发降本动力。

风险管控让企业更安全

2018年以来,西南铜业坚持“正向引导、发动员工、全员管理”的思路,通过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工具等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巩固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西南铜业对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研讨和分析,提出“四重一补”管理措施,即通过强化重点区域、重大风险、重要人群、重点环节的管控,持续补齐安全管理短板。

围绕“降风险、减数量”的思路,西南铜业充分发动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借助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力量,开展重要危险源诊断分析,从设计层面提升本质化安全,树牢“安全源于设计”的理念;通过派驻专人定点帮扶等手段,帮助承包商建立全员安全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并督促其严格执行,提升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的内生动力;督促各级管理人员主动学习安全履职知识,熟悉、掌握业务内主要生产流程、主要设备设施、重要危险源、专业安全分析工具等情况,让专业管理人员更多地介入安全管理,推动“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的理念落地;完善检维修、异常处置的标准化作业流程,重点聚焦风险辨识、措施有效性、关键节点控制、员工必知必会。

坚定信心,自我加压;鼓足干劲,攻坚克难;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沉着勇毅。西南铜业全体员工唱响稳中求进的主旋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