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集团科技创新激励放“大招”“1+8”要点解读
2023年01月13日 10:51 157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 汤林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铝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瞄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高地,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出台了《关于新发展阶段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配套的8项制度,全方位支撑集团科技创新,激发创新内生驱动力,促进集团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科技支撑。
“1+8”是什么
中铝集团党组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科技创新中的痛点问题,从人才、激励、成果分享、考核等进行了全方位部署,出台了《关于新发展阶段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支撑上述纲领性文件落地,又细化出台了8项规章制度,构建了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作为中铝集团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包”,“1+8”有哪些亮点?
创新体系方面
创新谁来做?
重构中铝集团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中央研究院、专业研究院、领域技术中心、群众创新平台四层创新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重大战略技术、行业关键技术、企业生产技术以及车间的“小改小革”等,提升集团科技实力和水平。
缺平台怎么办?
加强已有国家平台的建设。对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铝产业计量中心等创新高地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
对获批国家级、省级平台的战略单元在考核上酌情予以加分。
人才方面
职业如何发展?
针对科技人才建立以“首席科学家”为统领的职业发展体系,依托现有“五级工程师”,形成四层(即战略、核心、骨干、基础人才层)六级(即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区域工程师、支持工程师)的科技人才层次和技术职务等级,为科技人才打通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发展”留人,促进成才。
薪酬如何有吸引力?
针对科技人才构建了“年度薪酬+价值创造分享+股权激励”薪酬体系,其中,首席科学家依据战略单元领导正职的最高年度薪酬标准,结合市场薪酬水平研究确定;首席工程师依据中铝集团实体企业正职的年薪标准平均值、国资委发布的央企科技人才薪酬调查“专家级”薪酬75分位值,就高确定;其余核心骨干科技人才平均薪酬要高于管理人员水平。
对引进的“高精尖缺”人才,具有本行业、本专业领域显著影响力的集团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以及专业总师、副总师,可实行“一人一议”的协议薪酬。
高层次人才哪里来?
分领域重点培养。在主要专业领域设首席科学家,打造“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卓越工程师”的核心、骨干科技人才团队,加大科技资源的支持力度,并鼓励相关人员到高校、研究机构进一步深造。
大力引进人才。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实施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鼓励社会科研团队(人才)身份不变,为我所用。
年轻人如何成长?
人才选拔破除“四唯”,在技术职务选聘过程中,取消以往逐级聘任限制,符合条件的青年科技人才可跨级聘任到相应等级;健全以申报制为主,提名制为补充的选聘方式,为特殊人才建立提名制破格选聘通道。
实战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纳入科研课题、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等科技项目,墩苗历练,促进成长。
生活有后顾之忧?
对科研骨干在住房、医疗、落户、休假休养等方面提供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科研中。对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才,在工作地没有住房的,提供周转房予以保障,每年提供15天的休养度假,纳入集团医疗绿色通道。
行政挤占技术岗?
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原则不担任行政职务。
战略单元和实体企业管理的卓越工程师层级的技术职务,不得由行政领导兼任。
实体企业、科研(设计)院管理的基层工程师层级的技术职务,不得由担任行政职务的人员挤占。
激励方面
申报项目有奖励?
对获得政府资金的科研项目给予项目申报人员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参照政府支持经费额度的0.5%~1.5%。
做项目有激励?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对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进行分期激励,项目最高按照项目总经费20%~30%进行激励,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比例进一步提高到60%。
科技奖励力度不够?
中铝集团每3年召开一届科技创新大会,每届评选2名集团科技创新杰出贡献者,每人奖励100万元;评选10名科技创新标兵,每人奖励30万元。
提高重大科技成果奖、授权专利、技术标准等专项奖励及标准,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标准提高到200万元,二等奖奖励标准提高到100万元,省部级一等奖奖励标准提高到50万元。
成果分享方面
哪些人能享受?
参与科研项目及技术革新项目的研发、技术攻关阶段的核心、骨干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革新实施过程中,负责技术指导、现场推进的科技人员,以及一线生产操作骨干人员;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革新成效市场开拓的相关骨干人员。
上述三类激励对象中,科研骨干人员占比一般不低于2/3。
科技成果怎么分享?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根据项目成果转化方式,分类确定激励计提比例,激励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对于技术革新奖励,以技术革新节约或创造的净价值为激励标的,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奖励总额,激励周期按12个月连续计算。
能否拿到股权和分红?
科技型企业采取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等方式对重要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原则上科研骨干人员占比一般不低于2/3。
科技人员可以享受岗位分红激励和项目收益分红激励,原则上科研骨干人员占比一般不低于2/3。其中,年度岗位分红激励总额不高于当年税后利润的15%,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总额按照项目净收益的一定比例提取。
科研管理方面
科研没有自主权?
给予项目负责人管理自主权。科研项目负责人可以在项目目标不降低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和调整技术路线,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自主组建和调整科研团队成员。
给予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简化预算编制科目、预算使用及调剂权。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可不进行招标采购,项目完成后结余资金可以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
科研项目评价“一刀切”?
建立项目分类评价体系,科学评价项目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其中,实验室研究项目重点评价技术原创性和科学价值等;工业试验(扩大试验)项目重点评价成熟度、稳定性、可靠性,突出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其支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产业化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重点评价成果效益。
科研失败怎么办?
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规定,因承担科技创新任务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考核上不做负向评价;对确因客观因素造成创新偏差、未达预期效果或者探索性失误,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容错。
组织保障方面
缺经费?
加大研发投入经费,强化项目布局,逐年提高直接管控的重点项目经费投入,“十四五”期间达到150亿~200亿元,原创技术投入占比达到20%。
拓展投入来源。积极争取国有资本预算以及其他政府科技计划资金支持;探索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创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技术研发。
工资总额不够?
单列科技相关工资总额。对包括但不限于承担国家重大项目、集团重大专项、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等重要科技创新工作,以及引进高层次人才、集团首席科学家薪酬、科技专项奖励、科技型企业分红激励等所需要的工资总额,不受所在单位当期经济效益指标影响,集团总部给予工资总额单列支持。
建立差异化工资总额机制。对承担科技创新任务较重的科技型企业或者科研院所建立差异化的工资总额确定机制。
怕研发投入影响效益考核?
鼓励各战略单元加大研发投入,经核准,可将自主研发投入按照75%的比例视同利润加回;对“关键核心、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研发投入,加回比例提高至100%。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