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地质人
——记江西省地调院基础所西藏分院
2023年11月21日 10:49 707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陈瑾怡 陈志远
在西藏那片美丽神秘的雪域高原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秉承“为国找矿、服务发展”的使命担当,不远万里从江西奔赴西藏,克服恶劣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在雪山扎根,为祖国寻找地下宝藏,为藏区提供技术支持,在雪山上书写着江西地质人扎根西藏、服务西藏、建设西藏的无悔青春——他们就是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西藏分院(以下简称西藏分院)的地质队员们。
坚守的初心
战风雪、斗严寒,是他们坚守的初心。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高寒缺氧,风起时飞沙走石、尘土漫天,雪落时滴水成冰、寸步难行。在这里,大家面临的几乎是极限挑战,身体和心理接受着双重考验。
该项目负责人谭玉明和周凯斌,已在西藏工作了近4年。谁能想到,这两个皮肤黝黑、工作沉稳老练的“老兵”竟都是00后。勘界、报件、取证、放样,他们是带队出野外最多的组长;布点、放线、架基站、校正,经常一次作业便是数周,往返跨越上千公里。
“刚来西藏时,感到自然环境的恶劣程度超出我的想象。”谭玉明说。由于昼夜温差大、低温缺氧、常年风雪,大家时常出现胸闷气喘、头疼欲裂、胃疼、皮肤皲裂等情况,但所有人都顽强地坚持工作,没有一个人退缩。
“每次带队出野外,为了推进工作进度,都要囤好大量水和干粮。风雨浸衣骨更硬,泡面充饥志越坚嘛。”周凯斌笑着说。
西藏地广人稀,地形特殊,天气变化无常。从驻地到作业点通常有几百公里,需要长途跋涉几个小时,其间,风雪阻路是常有的事。大家早上7点整装出发,中午饿了就吃点干粮。有时为了节省往返时间,或找不到住处,只好在车里住上几天。条件虽艰苦,但大家对工作没有丝毫懈怠。
无悔的选择
舍小家、顾大家,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为抢抓机遇,深度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西藏分院采取长期驻点服务策略。由于人员有限,技术人员往往单独前往驻点开展工作。他们克服恶劣环境、言语沟通障碍,忍受着孤独和思乡之苦,以顽强的精神和毅力,数年如一日,为当地驻点区县提供精湛的技术支撑服务。
2021年5月,西藏分院计划派遣1名技术骨干,前往业务范围内海拔最高、最为艰苦的嘉黎县驻点。那里平均海拔4600米,条件更为艰苦,人员选择让西藏分院院长卢赛强犯了难。
“我是党员,让我去吧!”技术组长聂志鹏恳切地说。卢赛强知道聂志鹏的妻子正在孕期,有些犹豫。然而,聂志鹏很快便做好妻子的思想工作、安抚好家人,奔赴嘉黎县。等他春节回家,孩子已经满月了。
聂志鹏在嘉黎县一干就是3年,他走遍了该县的各个角落,深受业主青睐。
长年在西藏工作,思乡之苦是另一种考验,大家白天出野外,结束工作回驻点后,才能通过视频聊天看看父母、妻儿,诉说对家人的牵挂。
如今,西藏分院已在那曲市、隆子县、嘉黎县等6个县区市开展驻点服务,付志学、聂志鹏、黄进平、汪小康、达扎西……西藏分院的地质队员们就像一颗颗格桑花种子,走到哪里,就在哪片雪域中牢牢扎根,绽放芳华。
不懈的追求
创一流、树品牌,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风雪洗礼,艰苦磨砺,铸就了这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西藏分院地质队员们迅速成长,合则无坚不摧,分则独当一面。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啃“硬骨头”,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2023年,西藏分院业务向防灾减灾领域拓展,首次承接了当地两个批次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工期紧张、经验不足、专业骨干紧缺,初战就遇“拦路虎”。党员陈志远了解情况后,主动要求进藏工作,并承担起项目负责人这个重任。
第一次来西藏的陈志远,刚下飞机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他顾不上调整,直奔项目部开展工作,白天一边吸氧一边野外踏勘现场,晚上挑灯整理数据、编写报告。他说:“工作难度大,我是抱着首战即决战的决心过来的。”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组成员攥指成拳,以高质高效的成果赢得了业主的肯定,为在该领域站稳脚跟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解决难题方面,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负责人魏争有绝招,细心讲解、耐心疏导是他的“法宝”。他带领项目组深入群众,克服语言沟通障碍,用心用情,做实做细做好实地调研、人员访谈,将数十个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的污染识别、污染证实、补充采样和测试全流程做得井然有序,毫无纰漏,在该领域树立了优质口碑。
西藏分院始终以钉钉子精神,保持一流状态、瞄准一流目标、争创一流业绩,擦亮江西地质品牌。目前,西藏分院已将单一的测绘业务,拓展至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土壤污染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规划等领域。
青春的赞歌
愿奉献、创佳绩,是他们青春的赞歌。
西藏分院坚持上下“一盘棋”,面对繁重工作任务,班子成员和党员主动挑大梁、担重任、当先锋,带领地质队员以藏为家、公而忘私、甘于奉献,把信用与服务做到极致。
“我和汪肇勇是最早来西藏的,当时真是一穷二白。”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赛强打趣说。2018年初,江西省地调院做出了开拓西藏市场的决策,卢赛强、汪肇勇请缨出战,分别任西藏分院院长、副院长。他们在缺资金、缺资源的逆境中,身先士卒、敢干敢拼,一干就是5年,毫无怨言。他们的足迹遍及拉萨、那曲、山南等40多个市县区,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带领西藏分院闯出了如今年项目产值破千万元的新天地。
如果问谁最贴心,西藏分院地质队员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当然是荣芳姐啦。”付荣芳是西藏分院的第一名女同志,西藏分院副院长兼党支部书记。两年间,她润物细无声地温暖着这个大家庭。团队里大部分是80后、90后,长年离家在艰苦环境工作,难免会存在磕磕碰碰。付荣芳就像一个知心大姐姐,在节假日,将大家聚在一起做饭、聊天、谈心,通过大家庭般的温暖,将矛盾化于无形。
与付荣芳同时进藏的王俊文,则在短短2年间,走遍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等6个地级市,练就了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成为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自然资源局评审专家。
5年间,西藏分院先后获得江西省地质局2019年度“工人先锋号”、2022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2023年上半年,西藏分院就收到了6个市、县的奖状、锦旗和感谢信,先后与西藏山南市自然资源局和那曲市自然资源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新的征程上,西藏分院依旧在雪域高原执着坚守,就像雪域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生生不息,无惧风霜雨雪,始终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发出灿烂的、辉煌的光芒。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