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湜:中国炼锌工业的开拓者

2024年06月11日 9:5 221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中国第一家西法炼锌厂

山河百炼,岁月熔金。

百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不过沧海一粟,但对于一个企业,百年积淀足以写满记忆。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战败,唤醒了中国人的“千年大梦”,湖南的爱国经世思潮催生了水口山铅锌矿局。水口山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展现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铸就了中国铅锌工业的传世经典。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回望水口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更有些高光的侧影,在风呼火啸的岁月里流转,诠释了湖南人“心系天下、敢为人先”的赤子丹心。

饶湜

饶湜无疑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史上,一颗璀璨而耀眼的明珠。

饶湜,189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金井镇。少时勤奋,学得一些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知识,眼界大开。1912年就读于湖南公立工业专科学校(湖南大学前身)矿冶科,1915年毕业后派任水口山矿局测绘员,次年春调湖南黑铅炼厂,历任工程员、烘砂炉分班主任、鼓风炉主任、副工程师、总工程师。

清末民初,水口山矿局实施西法开采,铅锌矿砂产量逐年递增,除铅砂运往湖南黑铅炼厂冶炼外,锌砂则由水口山官办的白铅炼厂使用土法冶炼。由于土法炼锌成本高昂,品质低劣,缺乏规模化生产能力,致省内锌砂积压愈多,只能贱卖欧美、日本等国,洋行洋商趁此机会百般刁难、压价收购锌砂。国内军用民用需求纯锌,只能从外国人手中高价买进,市场全为洋锌垄断,既利权外溢,又受制于人。省建设厅为形势所迫,遂于1930年初,委派饶湜主持西法炼锌的试验研究。

西法炼锌即“横罐炼锌”,其首要条件必须研制出能耐1300度高温的炼罐。1918年,湖南督军张敬尧与美国公司签订合资草约,聘请德籍工程师韦加克尝试西法炼锌,终因所制炼罐不能耐受炼锌所需高温而遭失败。省内工程技术界莫不引为前车之鉴,视横罐炼锌为畏途。甚至流传奇谈:湖南有可炼的锌砂,但无可用之炼罐。

饶湜亲眼目睹“唯我独尊”的土法冶炼劳动条件恶劣,金属资源浪费惊人,痛惜我国大好资源横遭掠夺,毅然接受了横罐炼锌试验任务。适时,横罐炼锌在国内纯属创举,无可借鉴。消息传出,一时引为矿业界笑资,认为饶湜不过一个工专学生,竟敢闯洋人已遭挫败的“禁区”,未免自不量力,一些好心的同学、友人则苦口婆心地劝他“悬崖勒马”,以免日后下不了台。饶湜置若罔闻,一如拓荒的老牛,全身心投入横罐炼锌的试验研究。

饶湜分析总结了韦加克试制炼罐失败的原因,认为他主因是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不懂得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饶湜先后赴东安、湘阴等地,实地调查研究耐火黏土砂床情况,赴铜官、醴陵陶瓷工业基地,考察了解两地数百年烧窑技艺。在配料、成型、烧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始在长沙南郊金盆岭租赁了一座旧房,设计并修建起小型烘砂炉与蒸馏炉供试验之用。饶湜延请几位熟练的瓦匠和窑工,采用东安与湘阴所产的耐火黏土作为生料,掺入少量的开滦矿务局所产的耐火砖碎渣作为熟料,混匀、揉熟、捣紧成型,研制出第一批炼罐。8个月后,各种试验炉座均先后建成,炼罐也充分干燥,便将这批炼罐送到附近宝华玻璃厂窑内,成功烧制出能耐1300度高温的炼罐,随即将这批炼罐安装在小型蒸馏试验炉内,开工冶炼10天,顺利产出锌品七十余担。

省建设厅深表满意,遂于1932年筹集资金,在长沙三汊矶镇选定厂址,委派饶湜负责新建炼锌厂,历尽两年夜以继日的设计建设,1934年9月,我国第一座近代化炼锌厂--湖南炼锌厂建成投产,用火法横罐炼锌炉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锌,结束了中国1000多年相沿的土法炼锌的历史。

关于“四个九”锌块试验成功的报告

锌厂初期所产锌锭的质量,与外商的洋锌相比毫无逊色,但当时国内锌锭的大主顾都是沪、汉一带的制造厂家,他们一向仰赖外商洋锭。湖南炼锌厂的产品一时滞销,以致厂内锌锭积压400余吨。腐败官僚的国民党政府对锌厂的困难无动于衷,甚至有人扬言“货既无人要,步入干脆关门”,企图将新生的工厂扼杀在摇篮中。为挽救炼锌厂,饶湜不得不忍痛做出牺牲,果断提出产品按洋锌价格每吨降低40元出售,并不辞劳苦亲赴沪、汉一带推销,首批成交200吨,始解燃眉之急。首批锌锭出售后,经各地厂家试用,证明其质量与舶来品不相上下,而价格低廉,货源充足交货迅速及时,各地厂家络绎不绝来往订货,彻底打破了国内市场洋锌一统天下的局面。

产品销路通畅,工厂信誉日增,生产蒸蒸日上。1935年至1936年,每年产锌都在700吨以上,年盈利超过2万元,湖南炼锌厂成为湖南省四大工矿企业之一。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解放军军代表范希明接管湖南炼锌厂,嘱托饶湜继续负责炼锌厂工作。

1954年《人民日报》对水口山火法冶炼锌创世界纪录的报道

新中国成立后,正值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期,国家急需高纯锌。1951年10月,饶湜奉命赴松柏筹建水口山第四冶炼厂,1954年,试用高温氧化焙烧法,脱除铅、镉等杂质,成功炼出了99.99%的高级纯锌,创造火法炼锌质量的世界纪录。苏联专家亦誉为奇迹。《人民日报》《新华社通讯稿》《新湖南报》均对此作了报道。

饶湜晚年编写了《锌冶金学》等著作。1974年逝世,享年82岁。

时间铭记,山河见证。

有人曾提议:为纪念那些怀抱“工业救国”理想而奋斗的人们,应该在三汊矶为湖南有色金属冶炼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炼锌工业的开拓者饶湜树一尊雕像,或者立一块石碑。

饶湜抵御外侮,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产业报国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责任编辑:王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