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起航 向“新”而生——中国有色集团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09月17日 11:6 246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杨富春 肖惠林 王丽军 程丽红
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主阵地。中国有色集团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大冶)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为契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铜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一吨铜杆,能拉出5万米的铜线,韧性十足;
一炉铜渣,能提炼出金银铂钯碲铼等30多种稀贵金属,变废为宝;
一台冰箱,能回收铜、铝、铁等多种金属废料,再造一座“城市矿山”……
中色大冶作为中国有色集团旗下最大的出资企业,以2021年9月6日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为转机,整改转型,聚焦主业,构建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浴火重生的新质发展道路。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晟祥铜业、稀贵金属分公司、博源环保,感受3年来的巨变。
精雕细琢一根“杆”
中色大冶拥有两座冶炼厂,年产阴极铜近百万吨,经上海期货铜交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销往国内外市场。
作为国际大宗商品,铜精矿和铜价均受国际资本控制,原料和销售“两头在外”的国内冶炼厂,只能赚取微薄的铜加工费。今年以来,铜加工费急骤下滑至个位数,两个冶炼厂形势严峻。
如何应对?唯有延长铜加工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黄石致力打造“华中铜谷”,即依托中色大冶发展铜杆、电线、铜箔、印刷电路板等下游产业,将高纯度的阴极铜就地消化。
晟祥铜业就是这条铜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8月22日,晟祥铜业生产车间内,一块块铜板被加料机输送至1100℃的竖炉熔化为红色铜液,缓缓流入保温炉,通过浇包浇铸至铸轮,再经过预整、粗轧、精轧……变成了直径8毫米的低氧光亮铜杆。
晟祥铜业总经理吴展介绍,晟祥铜业消化了中色大冶近三分之一的阴极铜。铜杆是生产微细铜丝、电机漆包线、新能源汽车线束,以及储能电池铜箔等战略新型产业的重要原料。今年1—7月份,晟祥铜业的铜杆产销量均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超过20%。
数据显示,国内铜杆年产能2200万吨,需求仅1000万吨。激烈的竞争,产品质量至关重要。“质量标准越高,客户满意度越高,加工费率就越高。”吴展说,近年来,晟祥铜业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今年1至7月优等品率创历史最好水平,为晟祥铜业在红海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以及持续开拓高端客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吨铜杆,能拉成5万米的铜线,对产品的延伸率、表面缺陷控制等要求极高。晟祥铜业将技术人员下放至车间担任轮值副主任,归纳总结标准操作手册,严格工艺流程;围绕微细丝用高性能铜杆生产的关键技术,与行业知名高校合作,持续优化生产技术指标和提高操作标准化水平,不断降低产品的断线率和空芯率。
“过去,我们的市场主要以电线电缆客户为主,漆包线、微细丝等高端客户占比很小。通过持续提质量、走高端,目前我们的电线电缆以及漆包线、微细丝客户齐头并进,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吴展说,晟祥铜业今年有望实现24万吨的产销量,明年产销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淘尽废渣中多种稀贵金属
铜矿,往往伴生有金银铂钯硒碲铼等多种稀贵金属。
进口铜精矿中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早在选矿时大部分已被国际矿业巨头提取,只有少量残留。至于其他含量很低的稀有金属,因提取工艺极为复杂,往往被放弃。但稀有金属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高科技、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无可替代。
今年初,中色大冶成立稀贵金属分公司,此前它只是冶炼厂的一个车间。“今年,我们将处理中色大冶两大冶炼厂的7000多吨阳极泥,产值将突破70亿元。”稀贵金属分公司工程师张磊鑫说,高纯金银硒碲铼等十余种稀有金属提取工艺已经成熟。
经过严格安检,笔者一行走进稀贵金属分公司生产现场,巨大的银色储罐内,液碲回收项目攻关实验紧张进行。张磊鑫说,今年3月份启动的该项目,是联合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尝试各种技术路径,经300余次反复实验和持续优化,8月份才达成攻关实验目标,形成了工业放大实验方案。如今,该公司碲金属年产量已突破30吨。
金属碲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广泛用于光电器件,还能制造电子射线探测器等,现在市价达60万元/吨。稀贵金属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亚东说,铜矿伴生的稀有金属含量大多很低,加之不同金属提取工艺各不相同,对技术和工艺要求极高,对于小金属的认识,理论研究目前还不算透彻。分公司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研究有价金属的含量、性能及提取工艺技术,随着半导体产业和军事科技的发展,小金属价值会愈加凸显。
对于中色大冶来说,稀贵金属分公司将铜渣废料有价金属提取,为国之重器铸剑,践行央企担当。通过科技创新对资源吃干榨净,既避免了重金属污染,又为企业赋能提质增效。
再造一座“城市矿山”
中色大冶在黄石域内拥有四座矿山,经年开采,储量日渐减少,年产能近百万吨的两大冶炼厂,如今铜精矿需大量海外进口。
为解决原料问题,中色大冶将目光瞄准“城市矿山”。博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利用,是中色大冶循环经济板块的主体企业,也是再生原料供应基地。
走进位于大冶湖高新区攀宇工业园博源环保公司,仓库内废旧家电堆积如山,拆解线上一片繁忙,一台台冰箱从流水线上进入破碎机后,经过磁选、色选、比选……塑料、玻璃、金属各落各袋。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国平说,年处理废弃电器产能150万台,仅今年“五一”期间,黄石首届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展就一次性回收旧家电5000台,交由博源环保公司拆解处理。
经过10余年发展,博源环保公司形成从报废电器、机电产品、汽车和工业废弃物中回收铜、铝等有色金属,进行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2015年,大冶有色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第六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跻身国家49个示范园区行列。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铜精矿炼铜总共1298万吨,利用废铜炼铜约395万吨,市场中四分之一的铜都是废铜炼的再生铜。从全球看,美国废铜占精炼铜的比重约为一半。目前,国内再生资源利用规模约为3万亿。预计到2036年,将达到15万亿规模。
据刘国平介绍,今年1—7月份,包括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电脑在内的“四机一脑”共拆解57.85万套,废旧汽车回收拆解509台,小家电拆解6283吨。去年,企业拆解旧家电超过100万台,产出金属铜3000吨,“相当于中色大冶的第五座矿山”。
作为有着71年历史的铜冶炼“共和国长子”,中色大冶依托铜冶炼产业链优势,以中国有色集团“1+4”发展战略为引领,走好改革创新、项目支撑、国际业务“三条路径”,不断延伸铜精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将中色大冶打造成为中国有色集团国内铜产业核心基地。(文丨杨富春 肖惠林 王丽军 程丽红)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