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业推动小金属产业多元化开发、延伸产业链侧记
2024年09月26日 9:52 11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奋进强国路 迈向有色新征程 作者: 秦萍
“小金属”做出“大文章”
——中国铜业推动小金属产业多元化开发、延伸产业链侧记
小金属在地壳中含量较少、资源稀缺,难以独立成矿,多以伴生为主,是具有独特功能性和广泛应用价值的金属元素,具有战略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建设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打造绿色低碳智能现代化企业的关键。近年来,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铜业)在推动小金属多元化开发、延伸产业链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小产业 大作为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指出,要正确看待小金属价值,高度重视小金属开发回收利用,让具有经济、环保、国家战略价值的“小金属”做出“大文章”。
中国铜业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开展选矿、冶炼过程中小金属综合回收,不仅有利于提高铜、铅、锌主产品质量,还能变“废”为宝,提升小金属价值创造能力。为此,中国铜业成立了小金属产业专项工作组,设立小金属办公室,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小金属产业规划工作。工作组赴中国铜业内外部共27家企业调研,摸家底、找差距。
中国铜业产业链涉及的基本金属主要是铜、铅、锌。结合资源量、全国排位、未来趋势分析,中国铜业对具备资源优势、发展前景及未来5年内需要产线建设的7种优势小金属进行产业规划,编制《小金属产业规划》,将其作为《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十四五”规划》的专项规划,并围绕铜、铅、锌冶炼伴生的20种金属编制《伴生金属价值提升3+5年行动方案》,加快小金属产业发展。
中国铜业对各部门及所属企业下达发展伴生金属的任务,每季度对规划任务执行情况及管理机制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导。
今年以来,中国铜业小金属选矿回收率、冶炼直收率指标显著提升,1—8月份,小金属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99%。
走好“硒”望之路
硒主要伴生于铜精矿,进一步富集于铜电解阳极泥中,在冶金、玻璃陶瓷、电子、农业饲料、医疗食品保健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冶金领域的消费占比最高,接近一半。
目前,中国铜业硒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南铜业、东南铜业、赤峰云铜的铜阳极泥中。中国铜业开发了硒渣预处理工艺,提前进行了初步硒碲分离,提高了进“密闭熔炼”硒物料的纯度,同时也提高了对全国各地物料的适应性。
由最初的为金银回收清除杂质提取硒,到拓展市场生产粗硒,再到研发生产高纯硒,中国铜业走出了一条艰辛却充满“硒”望的道路。
早在2019年4月,中国铜业就研制出纯度为99.99966%的5N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2019年6月,中国铜业研制的3公斤5N硒实现销售。5N硒属于国家战略性高纯材料,该工艺技术的成功研发,有效地打破了国外制备5N硒的技术封锁,解决了“卡脖子”难题。
探寻用武之“碲”
碲是非金属元素中金属属性最强的元素,主要伴生于铜精矿,最终富集于铜电解阳极泥中,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工业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碲在地壳中极其稀少,全球碲的探明总储量仅为10.6万吨。
中国铜业碲资源充足,主要来源于铜精矿,并拥有制备3N/4N碲技术、碲化铜提取制备4N碲技术。其中,碲化铜提取制备4N碲技术可综合回收碲化铜中的有价元素碲,同时,富集铜、金、银等有价元素,提升回收碲的品位,促进碲产品向高端化、新型化方向发展,提高碲产品附加值,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境友好、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竞争力。中国铜业将加大研发力度,开展5N/7N高纯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让碲创造更多奇迹。
在中国铜业,锑、铋、铟、镉、钼、铼、钴等小金属也得到了有效地回收利用。中国铜业已成功制备出纯度为99.999851%的高纯金属铼粉。该产品采用的工艺由中国铜业首次提出,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铅阳极泥为原料,回收锑、铋;相关企业的镉回收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能选尽选、吃干榨尽,点石成金、造福人类,小金属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下一步,中国铜业将继续以盘活存量、整合资源、转型升级等多种方式打造小金属回收体系,进一步提升小金属产品的附加值,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力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为建设世界一流优秀铜铅锌企业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