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更快升值美国将承担更多压力

2007年08月07日 0:0 451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美国相关利益方应该明白,美国通胀的真正威胁并不是来自中国商品价格的微弱上升,而是国会致力于要求人民币更快升值并威胁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短视行为。这些行为的结果将导致美国人无法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这意味着美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大。
  
  最近,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和银行委员会接连通过两项法案,旨在迫使人民币以更快更大的幅度升值。这表明,有些美国人相信,人民币的升值能够缓解中美两国间的逆差,并减少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冲击。几乎与此同时,美国人发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已开始上涨,中国似乎正在出口通货膨胀而不再是抑制全球通胀的中坚力量。
  在美国人的思维中,将中国商品价格的上涨归结为中国国内物价的上涨几乎是不言自明的,然而,这只是一种幻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最近美国市场上中国商品价格的上涨正是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在施压人民币更快升值的同时,由此而来的通胀压力是美国人必须准备付出的代价。
  对于习惯了购买越来越便宜的中国商品的美国人来说,最近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变化。今年5月,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平均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由负转正,这是自2004年编制该指数的第一次,而该指数在今年6月更是上涨了0.6%。流行的看法是将中国商品的涨价归因于中国国内的物价上涨。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很容易找到证据,5月份中国CPI创下27个月来的新高,6月份更是上升到4.4%。国内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出口价格上升几乎看似顺理成章的解释。很多人相信,中国物价的上涨已经在全球经济中蔓延,并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不稳定因素的来源。
  然而,这种判断是不成立的。那些担心中国出口价格上涨开始殃及全球经济体的逻辑经不起推敲。从美国的角度看,中国商品价格会否导致其国内价格的上涨并不取决于中国商品价格本身的变化,而取决于中国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产地商品价格的变化。中国商品能够抑制世界通货膨胀,不是因为中国商品的价格一直在走低,而是与其他替代国的商品相比,中国商品的价格更低,并且市场的份额也在增加。
  这样看,即便中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开始上升,只要绝对价格仍低于世界同类商品的平均价格,同时中国商品市场份额仍保持上升,那么,进口中国商品就能够压制美国的通胀率。美国相关利益方应该明白,美国通胀的真正威胁并不是来自中国商品价格的微弱上升,而是国会致力于要求人民币更快升值并威胁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短视行为。这些行为的结果将导致美国人无法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这意味着美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大。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并不意味着中国生产成本的增加。中国目前缺少的是管理人才以及熟练劳动者,这是事实,但应该清楚,中国仍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为充裕的国家。这一点至少在未来二十年里不会彻底改变。中国要达到同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非农产业还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吸收庞大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一些经济学家过早谈论人口流动的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是不合适的。在此之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很难走上持续增加的通道。
  这要求我们正确看待目前中国工资的上涨。工资的上涨可能因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可能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上升了15%之多,但是伴随着劳工向较高附加值产业部门的转移,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得更快。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并没有在逐步丧失。因为,由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所导致的产品价格的上涨,并不应该看作是劳动力资源开始枯竭的证据。也就是说,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上涨不能够归因于劳工成本的增加。
  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的真正原因在于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近年来,美元步入疲软周期,与此相连,至少自去年开始,美国从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欧洲进口商品的价格都在持续增加。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9%,对于那些利润单薄的服装玩具等出口产业,中国企业不得不抬高以美元表示的价格。雷曼兄弟公司最近公布的研究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服装出口的美元价格同比上涨了4%,这与同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大体相当。
  实际上,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和出口价格扣除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影响后,总体上仍然是下降的。也就是说,以人民币计算的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实际上并没有上涨,以美元计算的价格之所以上升完全是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目前,CPI的走高完全是因为食物部门价格的高企,而这对出口价格没有影响。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中国屈服美国有关压力走上更快的升值通道,美国必将承担更高的商品价格和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心博士)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