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认为,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可能构成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各国应对外资过度追逐国内资产保持警惕 资料图
在亚洲再次成为大量国际资金流入重点市场,国际收支失衡压力增大的今天,有关金融危机会否重现的争论也日渐激烈。
我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世界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双重挑战。对此,我国政府已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综合措施调整经济结构。
10年前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也恰逢中国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中国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实现了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推动了中国财政政策的调整。”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日前举行的“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后的中国”研讨会上说。
从1993年到1997年间的紧缩性财政政策,转向1998年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贾康说,调整原因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当时国内通货紧缩压力上升,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经历近20年市场化改革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买方市场的到来,需要进一步调整宏观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向的大背景下,面对通货紧缩压力,中国的货币政策在1998年到2002年期间也转向扩张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不久前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说,1998年到2002年期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增加货币供应量。由于五年中有三年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负数,为此央行就多投放货币,1999年存款准备金率下降2个百分点,在这期间还多次降低利率,这些都是放松银根的措施。
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好处,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安全发展。但到了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2003年以来的四年,中国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
贾康说,在这一背景下,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不能应对中国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因此,中国政府从2004年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向社会传递出政府合理控制投资的政策信号,并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之相配合,从2003年起,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
中国高投资回报率吸引大量国外资金流入,由此导致流动性过剩,内外经济失衡问题成为当前最大挑战。上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要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
这次会议明确我国当前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这是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首次提出“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从此次国务院会议精神看,今后将不仅仅依靠准备金率、利率、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等各种货币政策手段,而是更加注重金融、财税等综合手段的相互配合。
作为加强金融、财税等综合手段相互配合的代表性措施,上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由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殷建峰表示,作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项主要措施,通过财政发行债券,可以分离央行对冲职能,有利于央行当前更好地执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调控政策。很多专家指出,特别国债的发行,意味着今后在宏观调控方面,我国将会更多地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组合拳”,使宏观调控更加有效。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 我国加快金融改革步伐
10年之前,泰国政府在1997年7月2日被迫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下跌20%,历史上将这一天视为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标志。10年之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再次成为全世界发展最成功的模式之一,成功将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转化为重塑各国金融体系的契机。同时,在10年后的今天,当亚洲再次成为大量国际资金流入重点市场,国际收支失衡压力增大时,有关金融危机会否重现的争论也日渐激烈。
“我们反思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教训是多方面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说。她认为,金融对外开放应与内部改革相结合,缺乏管理的开放和银行体系的脆弱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而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可能构成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各国应对外资过度追逐国内资产保持警惕。
相对于周边国家,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要小很多。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支持受到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尽快走出困境,我国在向世界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和政策。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面对当时通货紧缩压力,我国在危机发生之后宣布启动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最具代表性措施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经济结构。这些措施对稳定中国经济,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带动亚洲经济复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金融改革方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我国于1997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性。在随后的改革中,财政部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补充资本金,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
在近几年中,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引人注目,这3家银行相继改制成股份公司并登陆香港或内地股市,绘就了中国金融改革史册中的精彩篇章。中国农业银行目前也在积极推进内部改革,为股份制改革做准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将步入新的征程。银监会统计部副主任兼研究局副局长刘春航表示,这些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措施使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都有所提高。
针对亚洲再次成为大量国际资金流入重点市场,国际收支失衡压力增大的情况。吴晓灵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世界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双重挑战,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此,我国政府已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综合措施调整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