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首季高增长奠定全年中国经济运行基调

2007年04月20日 0:0 52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经济增速确实在加快,而且是在高位上加快。”面对11.1%的增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9日直言,一季度中国经济出现多年所没有的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各项指标,除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回落外,包括工业生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利润、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物价总水平全面出现加快增长势头。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指出,外贸顺差翻番、社会资金流动性旺盛、投资仍处高位,这些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依然强劲。如果没有进一步宏观调控措施,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会超过去年。
  “宏观经济的两个主要热源房地产投资和外需,都在发展中。”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王小广研究员指出,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26.9%,比去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外贸顺差迅猛增加,国际收支不平衡,并成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王小广预计,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很有可能会延续到2008年。
  对经济是否过热,李晓超认为,不能仅从经济增长率一个指标判断。他认为,当前扣除食品价格的物价形势比较平稳,煤电油运也较为平稳。
  “综合来看,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还是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但存在着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李晓超指出。
  物价上涨的加快成为中国经济数据的焦点之一。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2.7%,其中3月份涨幅达到3.3%。
  李晓超说,当前存在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但如扣除上年食品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新上涨为1.2%,与去年同期持平。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在3%的调控目标之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李晓超表示,当前物价水平总体较为平稳,部分项目上涨较快,存在继续上涨压力。
  当前价格上涨主要还是食品价格,粮食和农业生产受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会带动水、天然气、供热等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涨幅较大,有向国内传导的压力。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指出,过去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部分被生产者消化掉了;现在消费需求加快,百姓工资收入快速增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起来了。
  “但从目前2.7%的涨幅来看,对通货膨胀压力既要高度关注但又不必过于紧张。”蔡志洲认为。
  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着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下一步宏观调控面临新的任务。
  李晓超表示,针对经济处于由偏快可能转向过热的过程中,有关宏观调控部门正密切关注未来经济运行的变化,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
  “不管怎么变化我们还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李晓超透露,不会采取力度过大的调控措施,而是微量、小步、频调,既要防止大的起伏,又要防止经济增长过慢。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