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排放现拐点
2008年06月05日 8:43 253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节能减排
6月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通报了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2007年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污染减排,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首次出现了“拐点”。
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全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3.3万吨,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2006年下降4.66%,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2010年末要比2005年末分别下降10%,按此计算,每年需要下降2%。
但是实际情况是,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增长1%;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增长1.5%。因此,2007年末整体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比2005年仅仅下降了3.16%、2.14%,未达到06、07年整体计划降低4%的目标。
不过,即便如此,由于2007年上述主要污染物降低出现拐点,而且降幅首次超过2%,未来3年完成“十一五”整个环保约束性指标仍存希望。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指出,接下来三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是可能的。
原因是各个地方目前已经加大了执行力度,而且一些省市的指标比国家要高,比如山西规定的二氧化硫降低指标是14%,超出国家10%的降幅数字。“脱硫设备前几年投产的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污水处理厂如果如此,也会取得效果。”夏光说。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今年两会上指出,后三年需要完成主要污染物降低7%以上目标,方可达到目的。
综合运用税收、金融手段
环境部数据表明,几年来各地政策加大力度后,全国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已经由2005年的12%提高到2007年的48%,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60%。
但夏光指出,化学需氧量的降低,还需要靠城市管网发挥作用,一些地方政府财力不够,新的管网建设滞后,使得污水处理厂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国家环境保护部的人士指出,2007年国家在环境政策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比如在生产全过程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提高了电力、钢铁等13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对总投资近1.5万亿元的377个项目作出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并采取“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措施,暂停10市、2县、5个开发区和4个电力集团的环评审批。
同时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全国9000多个新开工项目开展了环保专项清理检查,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1194个项目依法予以严肃处理。进一步严格企业上市环保核查,仅去年就否决或暂缓10家企业84亿元的上市融资申请。
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不过,环境保护部的人士指出, 2007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呈好转趋势,但环保形势依然严峻,集中表现为水污染和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长江、黄河等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上年持平。197条河流407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9.9%、26.5%和23.6%。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渤海为轻度污染,东海为重度污染。
同时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水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国光认为,导致如此的原因是目前经济发展太快,经济增速已经超过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最好的办法是把经济增速降低下来,经济增幅为9%比较合适。
尽管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下降,但是一些其他的污染物,比如可吸入颗粒物仍然居高不下。而这种情况,在北京也表现的较为明显。比如北京5月的首要污染物都是可吸入颗粒物。北京5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3天,比去年同期少7天。
6月3日发布的央行区域经济报告指出,目前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尚未取得重大突破,重化工业加快发展,保护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
该报告建议国家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资源和环境价格。同时探索在国内试行排放配额制、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国家环境保护部已经将全国各地2007年环保完成情况,上报了国务院。国务院预计审定后,将向社会公告。
按照去年公布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对未通过考核且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监察部门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该地区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同时国家环保部门,对未完成考核指标的,将采取新的“限批”措施。(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