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09铁矿石谈判交锋:底线的争夺

2009年01月14日 10:11 12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1月12日,中钢协秘书长单向华对本报记者表示:“对方(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提出了一些预料之外、不符合市场情况的条件,双方目前正在积极沟通。”
  单向华明言,今年的谈判不会在2008年的价格基础上进行,谈判应该根据2007年所制定的价格基数进行,“2008年的价格混乱局面,决不能在今年重演”。
  单向华特别指出,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新变数是,澳洲新兴矿企FMG首次加入谈判。而这将有效牵制三大矿业巨头。

中方筹码
  从2008年10月份开始,铁矿石供应市场五年来首次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
  中方最大的筹码在于,铁矿石库存高企、主流钢厂集体减产导致铁矿石需求量大幅减少。
  单向华说:“中国钢铁业已在承受利润之痛,铁矿石肯定要降价。”
  来自中钢协的数据显示,2008年9月,中国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为32.21亿元,比2008年上半年月平均水平下降80.33%;大中型钢铁企业有23户亏损,亏损面达32.4%。而从2008年10月开始,中国钢铁业更是惊现全行业亏损,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此背景下,长协矿(大型钢厂通过长期协议购买的铁矿)降价呼声四起。并且,中方要求,在惯例的每年4月1日前,提前执行新财年长协价格。
  单向华表示:“长协矿供应商,必须从2009年1月1日开始结算下一年度铁矿石价格。”
  然而,钢市近期的阶段性回暖和中国刺激内需政策,却使得矿石供应商获得了更多谈判筹码。
  我的钢铁网副总裁虞瑞泰表示:“近期,各大钢厂纷纷上调了2009年度的钢材价格,中小钢厂开始复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铁矿石市场的需求。”
  自2008年12月以来,国内铁矿石价格稳中有升。根据兰格钢铁的统计数据,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在2008年12月份内回弹了7.5%,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也在当月上涨了6.25%。
  一旦现货矿价格严重偏离长协矿价格,将对长协机制产生威胁。
  必和必拓中国区总裁戴坚定(ClintonDines)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看好中国市场,中国政府的政策增强了市场信心。”
  对此,单向华表示:“钢协将严格防止现货矿被严重抬价,造成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假象。”

坚守底线
  单向华表示:“我们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底线,降价是肯定的,不降是不行的。”
  中方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一位钢铁业人士表示:“按目前的形势,铁矿石在2007年的价格水平上至多上涨10%,这样我们才能接受。”
  而扶持新兴矿山,一直是中方稀释三大矿山话语权的一个策略。从2004年开始,活跃在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矿企FMG,就是中方近年来培养的“重点对象”。2009年,FMG的铁矿石产量预计将达到8000万吨,而力拓的产量预计将为2.2亿吨。
  单向华表示:“FMG今年已加入谈判队伍,这有利于中方谈判。”
  除了降价,中钢协还提出,2009年,长协矿的进口量也必须减少。并且,各矿石供应商的基准价格将分别制定,“每家的海运费成本、矿石品位、产量等都不一样”。
  而双方在“定价机制”上的争夺仍在继续。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必和必拓已将“现货指数定价”作为了谈判的条件之一。
  所谓“现货指数定价”即,按照铁矿石的现货市场价格确定长期协议价格,现货矿价格上涨时,协议矿价格也同步上涨,相反亦然。中钢协反对的主要原因是,三大矿山公司掌握国际铁矿石海运供应量的70%以上,该定价方式为矿业巨头操纵价格提供了便利。
  单向华直言:“中国不会接受指数定价,长协机制不可能改变。”但他也表示,“至于长协期是一年还是半年,目前还在研究当中。”

抱团对抗
  在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中,中钢协起到了更多指导和调研作用,谈判队伍也因此更加齐整。
  前述钢铁业人士还向本报记者透露:“中钢协目前正要求各大钢企严格控制产量,要求全国产能下降20%。”对中钢协“减产限产”的做法,原中钢集团副总裁周国成表示赞同,“价格的关键看减产力度,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
  但交锋的另一方,三大铁矿石巨头,正在试图将中国钢企阵营各个击破。这显然与中钢协的“统一进货”思路针锋相对。
  本报记者近日从中钢协一位人士处获知,力拓目前正在组建“一对一”钢厂销售团队,而淡水河谷则已经与中天钢铁等少数国内中小钢企签订了长协合同。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