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过去,展望未来。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里作为战略性金属的钨、钼、钛企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集团化、产品结构多样化、产品进入高尖端应用领域。十年来,我国已担负起约世界钨产量的85%,出口量和消费量已居世界首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钨矿开采、钨冶炼加工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和环保。2002年开始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2005年以后产量趋于平稳,我国钨矿开采总量已连续4年保持在5万吨(折合钨金属)左右。计划到2015年末,主采钨矿产量控制在4.2万吨(钨金属量)以内,初级冶炼加工产品的出口量控制在3万吨(钨金属量)以内。我国钨工业历经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产品结构、产业集中度有所改善,钨冶炼工艺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钨深加工技术及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行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历经重重险阻,伴随着掌声,十年前,中国正式融入WTO世贸大家庭,成为WTO的一员。从2002年到2011年至今,概括稀有稀土产业,可谓从杯具到洗具,从地狱到天堂,这是稀有稀土的传奇十年。 政策持续助力稀有稀土产业。纵观十年,国家一系列政策可谓十分给力,地方政府执行到不到位另当别论,我们确实能看到国家的良苦用心。这十年,以金融危机为界,基本上能分成两个阶段,稀土价格颓废阶段和暴涨阶段,稀土价格暴涨尤以2010年为甚,前期国家政策可谓用心良苦却难见其效,而后期价格暴涨阶段国家政策即是趁热打铁效果显著,前期走私泛滥,稀土卖出沙石价,企业苦不堪言,后期稀土价格坐火箭升天,国家政策逐步见效,企业喜出望外,用从地狱到天堂来概括这十年的稀土行业一点儿也不过分。 整合,方案出台在即,稀土航母面貌渐清晰。整合是任何行业亘古不变的话题。十年前期,稀土行业基本上为两虎相争格局,包钢稀土雄踞北方,对南方虎视眈眈,而五矿则霸占南方,以江西为大本营,对北方蓄谋已久。近年来,江铜入主四川,中铝则挺进广东、广西和江西,同时涉足稀土行业,成为稀土行业另外两股强势力量,稀土界形成四强争霸格局。重稀土主要分布在南方七省,南方稀土争夺战群雄并起。大企业风情万千,稀土业界整合硝烟四起,稀土业整合进入攻坚阶段,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学会到协会,行业福音,业界寄厚望。中国稀土界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组织来引导行业发展,从归属看,稀土属于有色金属,而早已存在的中国稀土学会却一直挂靠在中国钢铁协会下,受中刚协指导,而其也仅仅是一个学术性研究机构,并不具备指导行业发展的能力。行业呼吁中国稀土协会出现来造就行业福音。好事多磨,几度延期的稀土行业协会终于在2012年4月8日低调挂牌成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主要筹办人王彩凤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协会的具体职责是协助政府,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对外合作中,发挥助手作用。从学会到协会,经过漫长等待,中国稀土协会终能在今年驾临稀土界,为行业创造福音。 …
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从522万吨增加到1806万吨,10年来,我国电解铝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电解铝产能和产量最大生产国。不仅在产量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技术创新,优化结构,产业升级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瞩世的成绩。为今后我国实现铝业强国的发展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十年间,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下,企业间资源合理搭配,并购整合不断推进,一批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基本形成,铝行业大集团的形成和全产业的不断完善成就了我国铝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镁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依靠科技进步,产学研结合,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等多种理念,成功研究开发了一大批镁合金及其加工技术、装备,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显着提高了镁冶炼、加工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绩卓着,为我国镁工业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昨天,我国铝镁行业经历了由小变大的发展;今天,经过我们有色人继续不懈努力;明天,我国铝镁行业必将站在国际行业之颠。…
“十二五”期间,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期待相关权威部门加大行业改革力度,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技术支持;生产企业则应严于自律,提高生产技术,严控企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
回顾2002-2011年铜行业发展的风雨路,中国铜工业已成为世界铜业界关注的焦点。这10年铜工业面临着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大、高端铜加工产品稀缺等问题。但是,我国铜工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明显提升。2011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3438万吨,超过当年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位;10种有色金属消费量达到3700万吨,约占当年全球消费量的40%左右,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 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大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2001年以来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截至2011年底,10种有色金属产量从856万吨增长到3438万吨,增长3倍;销售收入从2600亿元增长到4.3万亿元,增长近16倍;利润从71亿元增长到2489亿元,增长34倍;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万亿元,增长了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