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钴市发展关键字“良”

2014钴业风云传 (一)

2014年11月24日 9:28 433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钴金属作为高经济性的技术推动者,在传统领域,如:金属,化学中应用广泛,其它行业的应用比较少,但是却不可替代。
  在近日召开的2014年镍钴大会上,国际钴发展协会总经理David Weight介绍到,钴金属已经成为当前工业发展的关键促成技术的创新元素,被视为制造行业的关键性原材料。
  钴市场在最近几年发展平稳,2008年时价格较高,从2009年开始至2014年期间,全球钴市场价格回归平稳。2008年起钴进入应用增长期,品位钴和低品位钴价格区别较大,原因在于高品位钴在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高从而推高了高品位钴的市场价格。


  钴来源


  根据USGS显示,目前全球钴资源量为2500万吨,未来在大西洋及印度洋、太平洋地壳锰结核有1.2亿吨。分配比例为,非洲占50%,澳大利亚、新西兰约占24%,美洲10%,俄罗斯为3%,其他地区为13%。钴矿作为一个伴生矿,来自于铜矿占46%、镍矿占35%,钴矿占18%。钴产品的来源50%来自镍行业,少于44%来自铜行业,6%来自于原生钴行业。过去十年中国是全国最大的钴精炼产地,而全球最大的钴需求区域也在亚洲和中国,主要应用于电子行业,占钴使用量的75%。


  钴消费


  数据显示,2010钴的供应量为76363吨,消费量为65677吨;2011为82247吨,消费量为75100吨;2012年为77189,消费量为72000吨;2013年为85904吨,消费量为75000吨;据统计全球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从2008年到2014年间年增长率约为6%。
  近年来,钴消费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中的电池制品。而对于硬金属来说,钴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应用中主要源于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增长。目前,全球钴市场已经呈现出健康稳定的趋势,需求来说增长趋势良好。


  钴法规


  目前,全球关于钴行业的法规多种多样,每个地区的法规都不相同,例如OECD、加拿大以及美国等都分别制定了关于钴的法规和政策,但是关于钴的含量和使用标准都不相同,因此钴生产商需要特别注意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以及最终生产出的钴产品是否在当地合规。
  目前,欧盟标准中提倡的循环经济提倡将所有的生产物资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产生废弃垃圾的可能性,因此推广智能生产和清洁生产对钴行业发展极其重要。通过智能化和清洁化的生产可降低产生废弃物的可能性。


  钴困局


  从全球钴行业来看,当前正面临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行业的安全性。这是钴行业企业需要共同面对和共同证明的问题,在日常生产中,做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为钴行业正名,避免下游用户担忧原材料供应,而寻找替代品。第二,为了迎合各种规定不得不经常改变。面对全球不同国家和组织的法规,生产企业不得不经常调整产品,因此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和企业发展速度。第三,由于钴资源受制于法规,少有创新及投资。不同地域的法规制定既保护了钴资源的使用但也制约了钴行业发展的,在投资和新工艺开发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金属品种。
  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复杂性,钴行业需要联合起来抱团取暖。首先,要让法规的制定者意识到钴的重要性和益处,以更制定出更贴近市场的法规。其次,通过钴产品的应用,让市场对钴的风险和管理作出更好的管理。通过标准的透明、数据分享和法规实施,以推动钴的应用,让钴这个技术的推动者起到真正的作用。

 

2014镍钴风云传

中国镍行业发展关键字“稳”2014镍业风云传 (一)

中国镍行业发展关键字“稳”            2014镍业风云传 (一)

镍需求领域关键字“弱”                   2014镍业风云传 (二)

印尼镍矿出口关键字“禁”               2014镍业风云传 (三)

俄乌危机对镍价影响的关键字“平” 2014镍业风云传 (四)

全球钴市发展关键字“良” 2014钴业风云传 (一)

钴供应增速关键字“缓”    2014钴业风云传 (二)

钴消费领域关键字“多”    2014钴业风云传 (三)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